中老年健康保健.邵免费算命中心
来源:圣君 作者:周易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影响人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机体的其他功能。有很多疾病,人们已经发现与精神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溃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邵免费算命中心,邵免费算命网站,邵免费四柱算命网

目录

第一讲  老年人的中医自我保健
第二讲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养生保健
第三讲  老年人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用药
第四讲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五讲  老年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第六讲  中风的预防与康复
第七讲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防治
第九讲  老慢支的中医防治
第十讲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第十一讲  老年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十二讲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
第十三讲  中老年人保健小常识
第十四讲  中老年人养生二十诀

第一讲老年人的中医自我保健

本讲提要:精神调养,是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精神调养的保健方法;饮食调理。

1.为什么保持情志和调能预防疾病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情绪上要保持清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以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而长期过激或突然剧烈的精神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调节适应范围,往往就会诱发疾病或加重疾病。现代研究也发现,情绪导致疾病除了可以直接影响神经系统之外,还可影响人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机体的其他功能。有很多疾病,人们已经发现与精神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溃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

异常的情志活动会伤及人体的五脏六腑,但临床上老年人受异常情志的影响主要是心、肝、脾、肾等病变。

情志过激对心的影响:可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精神恍惚、痴呆或狂乱等症状。情绪过分波动,或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有研究证明,心肌梗死患者中,94%的患者有情绪诱因。此外还包括老年痴呆症、老年精神病等。

情志过激对脾胃的影响:可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胆疾病等。

情志过激对肝的影响:可引起高血压、慢性肝胆病、神经功能症、忧郁症等。

情志过激对肾的影响:可引起衰老的提前到来,引起各种老年病的发生。

情志过激还可引起气血不和。

正因为如此,保持情志和调,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而安神定志,调节情志则是老年朋友的养生之道。这是精神调节的第一意义。注重精神调养第二意义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也就是说,在人体健康状态下,保持情志、情绪的和调,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一旦得了病,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体质的改善,疾病的康复。

由此可见,既病之后,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加重病情。但良好的情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哪怕在患病期间,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愉快的精神,能使气血和调,阴平阳秘,有利于体质的改善,疾病的康复。

2.既然精神调养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那么重要,中医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保健方法吗?

中医很重视老年人在精神情绪方面的调养,尤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所谓的“养神”,就是调养精神,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神在于养,养神的方法中医有虚静养神和安心养神等内容。

首先:应乐观愉快,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气血俱衰,所以更应注意保持舒畅的心情、开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其次:应注重养神,主动调和情志。

虽然舒畅情志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但要做到情志舒畅,特别应注意精神上的调养,也就是强调情志的“自我修养”。

何谓“虚静养神”?

“虚静养神”主张清心寡欲,省思少虑等清静主张,虽有消极之处,但在调养精神保健延年方面,却有可取之处。思想情志上要保持虚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

在虚静养神方面,节制嗜欲,戒除杂念,能使气血和调,保精全神,有利于健康长寿。

3.在饮食上中医有什么讲究吗?

饮食对老年人健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中、老年人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荤菜和动物内脏,因为蔬菜、水果里含有维生素、纤维素,而荤菜、内脏里含有胆固醇,过高的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硬化。这些认识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年人健康饮食的首要前提是合理膳食,就是要做到全面均衡,适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荤菜、内脏,目的也是平衡饮食。中医在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饮食调理经验,特别强调“药食同源”,饮食调理包括食养和食疗,所谓的食养就是应用食物的作用,来防止疾病,促进健康长寿,也就是应用食物养生。所谓的食疗,就是应用食物治疗疾病,也包括应用某些食物配合药物促进疾病的康复。中医称之为食疗。

中医传统的饮食调理,主要包括食养、食疗,当然还有另外一些重要内容,比如,有节制的合理进食,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忌口等。

中医的饮食调理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饮食是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其次,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有食疗的功能,即通过饮食疗法治疗某些疾病。反之饮食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或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孙思邈主张:“安身之本,以资于食。”《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这段话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中医都很重视饮食调理,老年人必须“饮食有节”,再配合其他摄生方法,就可使老年人做到健康长寿。

第二讲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养生保健

本讲提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延缓衰老和养生保健;如何应用有关中药进行养生保健。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全身性退化既包括了其功能性的退变,也包括了其物质上的衰减,还包括了其心理上的衰老。因此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脏腑功能虚损、气血精津液等物质的减少以及心理衰老。

1、五脏虚损—功能衰退:

不同的脏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不同脏器的虚损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老年人,人体的各个脏器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

心:在临床上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许多老年人总感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不耐久劳、夜寐不安、容易惊醒、眩晕等,而做心电图等检查则又往往是正常的。其实这就是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不断老化的表现。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心脏的保养。

肺:肺主要涉及到人的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并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老年人肺的通气功能、抵御外邪的能力减退。因此,其耐缺氧能力较差,平时容易外感,且不易恢复,对季节、气候的变化、交替适应性差等,易发生呼吸道病变。

脾:脾是人出生以后人体各项功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直接来源,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人到中年以后,特别是进入老年后,脾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脾的虚损,主要表现为食欲的减退,或饮食无味,或口味异常,常伴有腹胀,不易消化,大便不调以及肌肉弹性的下降,舌苔腻等。

肝:肝与人体许多功能有关,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的运行、运动平衡、月经生育以及解毒等。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肝脏功能活动的衰减和异常,一是肝的物质不足,出现胁痛、目涩目糊、入夜抽筋、爪甲无华;其二是肝的功能衰退和失常,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障碍,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大便失调。

肾:肾与人体的许多功能和生命活动有关,在中老年人中肾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是随龄增长。肾虚的出现率40—49岁为60%,以后每增长10岁,肾虚比例递增10%,80岁以上则为90%以上。人在进入中老年以后,普遍会出现精力不济、体力下降、发疏发白、牙齿松动脱落、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生殖力下降乃至丧失,腰膝酸软、听力减退、耳鸣、夜尿频多等,这些表现都与肾亏有关。

2、气血精津液不足----物质缺损:

在中医学中,气血精津液既是构成人体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在步入中老年以后,五脏功能日渐虚损,产生和代谢这些基本物质的功能也逐步减退;而机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则有增无减。因此在老年人,各种物质的减少会引起人体众多的生理性改变。下面讲讲气血精津液不足的几种情况。

气血不足:气血衰少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既有单纯性的气虚或血亏,更多的则是气血两虚。如气虚常常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平素易感、面色无华,多汗,眩晕;血亏则表现为毛发干枯,肌肤粗糙,爪甲枯萎,以及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视物昏花等等;气血两虚则两者互见。

津亏液少: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对人体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津液不足则无以润泽皮肤毛发等,出现肌肤粗糙,弹性下降,毛发干枯,皮肤瘙痒;津液不足,润滑无力,肠道干枯则肠燥便秘;津液不足,不能上呈口舌,则口干舌燥,入夜尤甚。因此在临床上,老年性皮肤瘙痒、老年性便秘、口干等现象非常常见。

精血不足:虽然引起衰老的原因很多,但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是精血亏虚是人体衰老的核心环节。人在发育到顶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出现了精少,从而引起生理性的衰老。精血不足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而精亏的程度则决定了老年人衰老进程的快慢和衰老程度的轻重。在老年人普遍出现精力不济,体力不支,生殖功能和性欲减退,甚至丧失,两鬓颁白,头发稀疏甚则脱发,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记忆减退,腰膝酸软,容易骨折等等,都是因为精血不足所致。

3、易伤七情—心理衰老: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的衰减,气血精亏,从而使精神情志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同时因脏腑功能的老化,人的各种感知能力也明显下降,如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致使许多高级而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因这些活动的本身就是建立在感知功能的基础上。此外,老年人由于其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的改变,多种事件(包括家庭、社会、个人等)的影响,均能刺激、加剧其心理活动,出现种种变化。因此许多老年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性格改变,喜怒无常,自负孤独,喜谈往事,自私多疑,睡眠障碍,记忆下降,抑郁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

二、阻止或延缓衰老的发生或衰老的进程

精神保养:精神因素在人的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和突出,这种作用的重要性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些人因突受精神刺激和打击,在短时间内会变得很苍老憔悴,甚至一夜白发;也有一些重病不愈的患者因受到好的精神因素的鼓舞而使病情大为好转甚至霍然痊愈,这都说明了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因此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要充分重视对精神的调节和保养,包括道德情操的修养、陶冶,尽可能地少欲望、少杂念、做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也就是中医养生中所提倡的“恬淡虚无”,乐观豁达,保持年轻的心态,并要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和社交活动。所有这些对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生活保养:这涉及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保养,运动保养,房事保养等。其中在饮食保养方面应做到食有定时、定量,食不过饱,切忌暴饮暴食。许多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的节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同时饮食的烹调贵在调和,不宜过食刺激性的饮食,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以自己的饮食嗜好来作为饮食的标准。运动保养对老年人而言同样很重要,通过运动既能促使人的气血运行,经络疏通,又能激发人的机能,但运动必须有节制,不宜过度,同时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不宜过于激烈,象太极拳、慢跑、游泳等较为适合。人在进入老年以后如仍有适度的性生活对健康是有益处的,但房事过度和节欲对健康都有害。

医疗保养:虽然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但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绝对健康的老年人几乎没有,在老年人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疾患。因此医疗保养对老年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医疗保养至少应包括有病早治和调补防病。

有病早治:我们知道,健康人的生理性衰老的进程十分缓慢,而任何病理性的改变则对人体的伤害性极大,会大大加速衰老的进程,而且老年人患病以后极易变化。因此对老年人要及时发现病情、诊断疾病,有的放矢地治疗。这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予以高度的重视。

调补防病:应该讲这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人在没有疾病,相对健康的时候,应用适当的方法和药物调补身体,增强和改善体质,以加强和提高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这样既可延缓人体的生理性衰老,又能对抗病理性衰老的发生。

三、如何应用有关中药进行养生保健?

1.进补的时间。

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曾指出:“年五十以上,四季勿阙补药。”认为人在中年以后,进补不分季节。一般来讲,进补的时间应掌握以下原则:

季节性进补: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性,选用不同的进补药物。如冬季以滋补、温补为主,秋季以润补为主因秋季较为干燥,夏季以清补为主,春季以柔补为主,而平补则可用于一年四季。

冬令进补:

是指在冬至前后进行进补,这是自古以来认为最佳的进补时机。为什么呢?有四个原因:

其一,冬季为封藏之令,也是生发之气始萌之季,在冬季进补可以预防来年的春季患病,所谓“冬令进补,春季打虎”。

其二,冬至前后,气候寒冷,各种活动减少,人的代谢活动相对较为低下;同时人的胃口较好,对各种物质容易吸收。因此,冬令进补有利于对补品的吸收。

其三,大多数滋补品容易变质,不宜储存,遇热则更易变坏。而冬至前后,气候寒冷,一般补品易于储存而补变质。其四,中药的药品中以温性居多,而冬季对人体的阳气要求较高,损耗也较多,因而需要温补。

随时进补:有些老年人体质虚弱,但靠冬令进补显然无法在短时内改善其虚弱状态,必须长期进补,不分季节。

2、进补原则:

总的原则就是必须遵循“虚则补之”,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只要出现了虚损现象,就可进补。在具体使用时应坚持一下几点:

长期性。

坚持少量、长期、多次、平衡的原则,做到细水长流。老年人的虚损并非短时内所致,有的是生理性,有的是因疾病因素引起。因此在进补时切忌有一口就想吃成胖子的想法。短时内服用大量的补益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有反作用。只有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同时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或一类补益药的长期使用都有可能导致机体的不平衡,因此必须综合进补保持平衡的原则。

个体性。

坚持辨证施补,缺啥补啥的原则,做到进补用药有针对性,因人而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朋友之间互相推荐某种补品,但服用以后,有的有效,而有的则无效,甚至出现副作用。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体质状况和虚损状况不一样,自然补益药物的选用也应不同。也就是说,补益药物的选用必须具有个体性。如气虚则补气,可用黄芪、人参类的药物;血虚则补血,用熟地、何首乌、当归等药物;阴虚则补阴,用沙参、枸杞、麦冬等药;阳虚则补阳,可用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杜仲等药物。如是气阴两虚或气血不足,则气阴双补、益气补血。

多样性。

坚持在辨证施补的基础上,强调全面综合的原则这其实是上面所提到的个体性、时段性、季节性的综合。多样性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用内容的多样性。因人的身体状况随时在发生变化,服用的保健品的内容也必须随之改变,包括季节性的改变。二是服用形式的多样性。既可以服用包装考究的保健品,也可以是菜肴、食品、点心、茶水等形式。

服用保健品的个体性、时段性和季节性。

所谓个体性是指保健品的服用应因人而异。如有的人脑功能减退明显,记忆力、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反应迟缓、注意力集中困难等。就可以选用有一定健脑补脑作用的保健品。还有的人怕冷明显,手足不温。中医认为主要属于阳气不足,应选用温补性质的保健品。而有的人则面红,怕热、性急、烦躁、口干,属于阴虚内热,应选用具有一定的养阴泻火作用的保健品。每个人的体质、身体状况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自然,选用的保健品也就不一样。切不可不加区分,随意选用。这就是选用保健品应注意的个体性原则,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则。

所谓的时段性是指保健品的服用必须根据人体的身体状况、气候变化、环境改变等因素而随时调整、停用。这是在服用保健品期间必须遵循的原则。人的身体状况随时在发生变化。在服用某种保健品期间,如发生了感冒、发热,或者腹泻,或其他问题,就应暂时停用该保健品。即便该保健品对其很有作用,也应如此。因为在感冒期间,治疗上当以发散祛邪为主,如同时服用保健品,一则浪费,二则惟恐闭门留寇,从而不利于感冒的治疗。同样,发生腹泻时,应以止泻为主。待感冒或腹泻治愈,再开始服用有关保健品。而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的改变,同样会引起人的身体状况的变化,对保健品的服用也应有所调整。

所谓季节性是时段性原则的一个方面。春、夏、秋、冬,季节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对人体影响也是很大的。人的养生保健也应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保健品的选用也必须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象在梅雨的夏季,一方面温度高,气候炎热;另一方面,雨水不断,湿气很重。人居于上晒下蒸之中,非常的难受。有不少人出现所谓的“疰夏”,就是因为季节气候所致的湿热困脾,脾胃功能不和,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口粘乏味、舌苔厚腻等。因此,在夏季就应适当的选用具有调理脾胃、祛湿功能的保健品。如绿豆、米仁等。而在秋季,则秋高气爽,少雨干燥。人体往往会出现一些干性表现,尤其是对肺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秋季就应适当选用具有养肺润燥作用的保健品,如百合、白木耳等。

第三讲老年人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用药

本讲提要:老年人的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的特点;老年人的气血、精津的病变特点和症候表现;老年病人的治疗用药方面的特点。

老年人五脏病变的特点和症候表现:

(一)肾脏的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老年人肾气日衰,肾精不充,清窍失养,则精神萎靡而健忘,耳聋;肾虚,骨髓失养,骨弱无力,则腰膝酸软;肾主二阴,肾气不充,二阴不固,则大小便失禁,阳萎遗精;肾虚,元阳衰微,则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倦怠踡卧。故老年人肾精不足者,常可出现耳目失聪、健忘、精神萎靡;腰酸、腿软、阳萎、遗精、两便失禁等证。高龄老人还会出现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倦怠踡卧等症。

(二)肝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肝藏血,指肝是储藏血液的脏器,具有调节周身血量的作用,所谓“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血充足,则人动静有序,活动自如。然而,老年人肝脏机能趋于衰弱,加之年老生化之源不足,故往往是藏血少而调节力差。中医认为目受血而能视,筋受血而能动,如果肝血不足,使目失其荣,筋失其养。目失其荣,则视物昏花,眼目干涩而眩晕;筋失其养,则拘挛而动作迟缓。肝乃罢极之本,可耐受疲劳,肝血不足,则不胜劳累,稍觉劳累,其症状即加重。故老年人肝血不足者,常可出现眩晕,眼目干涩,视物昏花,筋脉拘挛而动作迟缓等症。

肝主疏泄,可条达气机,疏畅情志,流通血脉。老年人肝木气衰,则消化力弱;疏泄失常,则情志失调。故老年人肝失疏泄者,常可出现不思饮食,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

(三)心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心主血,主神志。血为心所主,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循环,营养全身的机能。心血充盈,则神得以养,精神充沛。老年人心气衰弱,心脏鼓动无力,则心悸而觉心中空虚;汗为心之液,心气虚,心液外泄,则汗出;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则神疲嗜卧,或失眠、多梦;面、舌均为心之外候,心虚则血不上荣,故面白而舌质淡。

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患者,心悸、胸闷、胸痛等证,均因心气虚弱,心脉瘀阻所致。胸痛,甚则面、唇青紫,冷汗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为心阳暴脱之证,亦属老年病中多见。

(四)脾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营养充盈,则肌肉丰满,四肢强健有力。老年人脾虚不运,消化吸收机能失常,则食少纳呆,大便溏泻;升降失职,气机阻遏,则脘腹胀满疼痛;脾主四肢肌肉,中气不足,则四肢倦怠、乏力,消瘦;脾主统血,脾虚血失统摄则见出血等证。此外,还有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的浮肿;中气下陷的脱肛等,也都是老年脾虚而出现的常见证候。

(五)肺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肺主一身之气,通过呼吸,吐故纳新,与自然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形成胸中之宗气。肺气通调,则水道畅通。老年人肺气虚损,气机壅塞,则呼吸气促,胸闷胸憋;肺气上逆,则生咳嗽。老人虚咳,以干咳无力为其特点;呼吸吐纳不足,则喘息;气虚肌表不固,则汗出;肌肤防御机能减退,则易感冒。故老年人肺气虚损,常见呼吸气促、咳嗽、喘息、胸憋气短、汗出、易感冒等。

老年人的气血、精津的病变特点和症候表现是怎样呢?

年老以后,气血不足,脏腑机能衰退,经络失养,不仅容易衰老,而且还会发生疾病。

气虚,气运不畅,则出现胀满、憋闷;气运不通,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老年人脾胃多虚,脾气虚,则升降失职,水谷不化;若气虚较甚者,还会导致气虚下陷之证。诸如:脏器下垂、腹泻、肌肉萎软无力等等。故老年人气虚常表现为气短、乏力、懒言、语言低微,自汗等。

血虚,血不养心则心悸;血不养神,则失眠多梦;心主血,其华在面,心血不足,则面色苍白而无华;肝藏血,其华在爪甲,肝血不足,则爪甲不荣;肌肤失养,则毛发干枯,肌肤干燥;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此皆为血虚,机体失养的症候表现。

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易影响血运不畅,即所谓“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者,则出现疼痛,甚则出现癥瘕、积聚,以及痹证等。气虚不能摄血,则会导致血不循经,而出现诸种出血之证,如皮肤紫斑、便血、尿血,老年女性还可出现崩漏证。而种种出血症状,又会导致和加重气虚,即所谓“气随血脱”。

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之精充盛,则生命力旺盛,长寿不衰;精不足,则生命力衰弱而导致体弱多病,甚至早衰。老年以后,阴精亏损是一个突出的病理变化。精亏,髓海不充,则脑转耳鸣,目眩昏冒;阴精不足,则虚阳浮越,引起阴虚阳亢诸证,如头晕头痛,急躁易怒;阴精亏损,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失眠、健忘、虚烦等。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有润肌肤、养脏腑、益脑髓、利关节、润孔窍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在于三焦气化,老年人脏气虚弱,三焦气化能力不足,故容易出现津液输布失常的症状。津液不得输布,则为水肿;积于关节,则为关节肿胀;积于脏腑,则成湿痰。气化失职,津液不得约束,在外则成汗泄;在上则涕泣俱出,流涎不止;在下则成尿失禁或水泻。老人遗尿、尿频或尿闭不通或点滴而下者多属此证。

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包括五脏六腑、气血精津,都是以阴阳协调、平衡为健康的保证。老年人的精血虽然已经衰耗,但是体内阴阳仍然应该是相对平衡,相互协调的。只不过这种平衡和协调与一般青壮年相比较,是低度的。正因为如此,老年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会不足,自身平衡的稳定性亦较低。当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就会使这种阴阳低度平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最后简单地介绍阴阳失调的病变特点和症候表现。

阴病,表现为脏腑虚衰,精气血、津液的不足;阳病,表现为生命活动能力衰减。

中医认为阴虚则生内热,故老年病人属于阴虚者大多表现为低热、盗汗、咽干、心烦、失眠、头晕、便秘、视物昏花、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当阴虚,筋脉失养时则常常出现肢体颤动,步履不稳等。

阳虚则生内寒,故老年病人属于阳虚者大多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腰膝冷痛、浮肿、阳痿阴缩,舌淡而水滑、脉沉迟等。

老年病人的治疗用药方面的特点。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求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

变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年高之人,脏腑亏损,气血不足,抗病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临床上症状复杂,常多病相兼,正虚邪实,且易生突变。故针对老年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不仅要治病求本,还常常需要标本兼顾,标本同治。在重病急症时,因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本病。如病情不急,治疗时应缓图其本,即所谓“缓则治其本”的法则。

(二)扶正与祛邪。

所谓扶正,即是通过补虚方法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的能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但祛邪应慎重,攻邪不可过猛,以免更伤元气。

扶正与祛邪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老年之病多虚实夹杂,故治疗上多攻补兼施,补而不偏,攻而不伤,补中有泻,泻中寓补,如此才能做到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滞邪。

(三)调理阴阳。

老年病人由于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故在治疗上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应当重视“补其不足”。调理阴阳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如此才能做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四)调整脏腑。

衰老是脏腑病变的基础,脏腑病变又进一步加速老化,故

老年人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脏腑,尤其是培补脾、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年老之人,禀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已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则全靠后天水谷之充养。临床可见老年患者胃纳一减,形衰神疲立现,胃纳好转,病情随之稳定或好转。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藏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华。肾之精气一虚,形体亦逐渐衰老,而见肾虚征象,可谓穷于精者万邪蜂起。由此可见,培补脾肾对于老年人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当然脏腑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治疗上若能相互兼顾,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五)调理气血。

气血是各脏腑及其他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为

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虽各具其功,但又相互为用。老年人气血不足者多见,故在调理气血的时候,务必注意气血的互根、互用。

(六)重视食疗。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

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故食疗是治疗老年病的一大疗法。由于饮食的性味多平和,不损伤正气和脏腑,与药物相比较无特殊的副作用,较易为患者所接受。尤其是体质过于虚弱之患者,胃气虚弱不支,以致经受不了药物的治疗,通过食饵的调理,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提高肌体抵抗力。另外,老年病多是慢性病,从心理上来说,既想坚持治疗,又不想过多的服药,故用食疗代替药疗,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心愿,另一方面又可起到长期治疗作用,强健身体,防治疾病。在老年病的治疗过程中,重视食疗调理,积极配合药物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第四讲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讲提要:什么是冠心病?它是怎样产生的?冠心病该怎

样进行治疗?冠心病的预防?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

血管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可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冠心病怎样产生的?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

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但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

冠心病与痰饮病、胃脘痛、真心痛进行鉴别:(1)痰饮痰

饮的胸痛与冠心病相似,但本病为胸闷痛,并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而痰饮病胸胁胀痛,持续不解,且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2)胃脘痛冠心病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而易与胃脘痛混淆,但胃脘痛多伴有嗳气、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证候,可予以鉴别。(3)真心痛本病进一步发展,可成真心痛,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冠心病该怎样进行治疗呢?

(1)心血瘀阻:[症状]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均为活血祛瘀之品,柴胡疏肝,枳壳理气,一升一降,调整气机。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若胸痛甚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若血瘀轻者,则可改用丹参饮为治。方中丹参活血化瘀,能治血瘀作痛;檀香温中理气,兼治心腹诸痛;砂仁温胃畅中,能疏散胸中郁闷。三药相伍配用,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痰浊窒塞:[症状]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方中栝蒌开胸中痰结;半夏化痰降逆;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本方如再加入干姜、陈皮、白蔻仁等以通阳豁痰、温中理气,则效果更佳。

临证时,痰浊与血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痰法亦经常并用,但必须根据两者的偏盛而有所侧重。

(3)阴寒凝滞:[症状]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方药]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方中桂枝,附子、薤白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栝蒌、枳实化痰散结,泄满降逆;檀香理气温中;丹参活血通络。若痰湿内盛,胸痛伴有咳唾痰涎,可加生姜、橘皮、茯苓,杏仁等以行气化痰,若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象沉紧,此为阴寒极盛,胸痹之重证,宜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以芳香温通而止疼痛。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附子、乌头以治心痛厥逆,赤石脂和苏合香丸同用以开胸止痛。临床附子与乌头同用者较少,故可去乌头加肉桂其效更佳,冠心苏合丸即从苏合香丸化裁而来。

(4)心肾阴虚[症状]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痠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见细涩。[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方药]左归饮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杞子滋阴益肾;淮山药、茯苓、甘草健脾以助生化之源。若心阴亏虚而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者,可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麦冬可以重用。若胸闷且痛者,可加当归、丹参、川芎、郁金等以养血通络。若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者,可酌加制首乌、女贞子、钩藤、生石决、生牡蛎、鳖甲等以滋阴潜阳。

(5)气阴两虚[症状]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软弱无力,或结代。

[证候分析]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痰滞,故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脉失养、故见心悸。气虚故见短气、倦怠懒言,面色少华。阴虚阳亢故见头晕目眩。虚不耐劳,故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均为气阴两虚之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助生化气血之源;麦冬、地黄、当归、白芍,滋养阴血;远志、五味子,养心安神。若胸闷胸痛,可加丹参、参三七、益母草、郁金、五灵脂等以活血通络。若脉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所致,可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6)阳气虚衰:[症状]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痠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桂温壮真阳,熟地、山茱萸、杞子、杜仲以补益肾精。若见面色唇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可重用红参(或别直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若阳损及阴,阴阳两虚者,可再加麦冬、五味子,以温阳滋阴并用。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者可用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以温阳行水。

除汤药外,还有些什么成药?

1、冠心苏合丸,每服一粒,痛时服用,或每日2~3次。

2、复方丹参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亦可作静脉注射,用2m1加入50%葡萄糖2Oml内静脉推注,或用4至8m1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

3、毛冬青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一支,每日1~2次。

4、苏冰滴丸:每服2~3丸,每日2次。

5、麝香保心丸:每次1-2粒,于心绞痛发作时含服。或每次1粒,每日3次含服。

6、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7、速效救心丸:每次15粒,于心绞痛发作时含服。或每次10粒,每日3次含服。

8、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4次。

9、地奥心血康:每次1-2粒,每日3次。

预防冠心病有那些注意点?

1.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乐观,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参加适合自身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保持大便通畅。

2.注意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植物蛋白,戒烟,不喝烈性酒。

3.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定期随防,采用适当的自疗方法。

4.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含服麝香保心丸或硝酸甘油,并联系医院,切忌勉强行走、努挣大便。若心绞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失常等,可能是心肌梗塞先兆,应提高警惕,及时救护取医院检查和治疗。

第五讲老年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本讲题要:1.中医对糖尿病的看法2.糖尿病的分型和发病机理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测血糖的方法5.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6.糖尿病的防治7.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8.糖尿病人的体育运动9.烟酒对糖尿病的影响10.糖尿病的治疗目标11.糖尿病的中西药物治疗。

1.中医对糖尿病的看法:中医中没有糖尿病这个名词。不过2000多年前的中医古书中有一种消渴病,指的是口渴饮水多小便也多,很像今天的糖尿病。近100年来,对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很快,明确了它与胰腺中胰岛有关,还有很多机理。

今天把糖尿病分为4型。1型指的是因为自身免疫等因素而破坏了胰岛。多和遗传有关,多见于儿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即是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第3类叫特异性糖尿病,指的是病因已经明确的一类,如因细胞结构上某种异常,因药物或某种疾病所引起的等。第4型是妊娠糖尿病,专指妊娠时发生的一种。

老年人常见的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是怎样的?

过去认为胰岛素缺少才引起糖尿病,现在认为2型糖尿病人在一开始有2种病理改变。一是胰岛有损害,分泌胰岛素有问题。二是体内尤其是肝及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减退,也就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称作胰岛素抵抗。所以即使是2型糖尿病到最后也不得不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这种病理生理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2型糖尿病在年龄越大时发病机会越多。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今天诊断糖尿病不能仅凭有无消渴症状,也不能凭尿中有没有糖,而主要靠测血糖。空腹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7毫摩/升,或者任何时间(包括服糖后)血浆血糖等于或大于11.1毫摩/升,如果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仅仅是体检发现血糖高,则过几天再测一次。如果仍高,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怎样确定他是2型呢?1型多发生于儿童,妊娠糖尿病一定在孕妇,特异型糖尿病有其他明确的病因或服药等病史。中老年人而且偏胖的糖尿病人绝大多数是2型。如果有条件,则要靠测血中胰岛素或特殊的抗体来鉴别了。这种情况有两类。一是空腹血浆血糖不到7毫摩/升,但高于正常6毫摩/升,称为空腹血糖异常(IFG)。二是餐后或作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不到11.1毫摩/升,但仍高于正常7.8毫摩/升,称为糖耐量低减(IGT)。

测血糖有几种办法?

袖珍血糖仪,只要一滴血,很快即得出结果。目前病人在家自测血糖推荐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用的是全血,全血中红细胞所含的葡萄糖较少,所以测出的血糖值比血浆血糖要低,大约低12%。不过作为病人自己观察病情改变或药物疗效,只要看此数字的高低即可。如果仪器质量可靠,操作又准确,其血糖值是可信的。

此外,空腹血和餐后2小时血的血糖值当然也不同,目前认为测餐后2小时值比测空腹血糖值的意义要大。

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呢?

急性并发症往往由于血糖急剧升高所引起。例如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其实血糖已经很高。此时再吃了一只西瓜或喝了一瓶糖水桃子,就可能使血糖急升而昏迷。急性并发症主要有3种: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这些并发症的死亡率都比较高,要急诊抢救,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还有一种因用药(例如胰岛素等)过量,引起的低血糖,也可致命,也应急诊抢救,不过应该用葡萄糖等注射。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哪些呢?

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微血管病及大血管病两大类。微血管病为糖尿病所特有,主要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也可以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是因为长期高血糖通过各种机制使蛋白质变性而造成。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硬化。此种病变不仅与血糖升高有关,还与高血压及高血脂有关。大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及下肢血管狭窄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逐渐产生的,与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有关。到后期很难恢复。因此必须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严格控制血糖。

应该怎样防治呢?

一是在尚无糖尿病时,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可用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也可以用药物预防。二是在已经有糖尿病时,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血压及血脂。第三才是有了并发症以后如何减轻或治疗。这也是控制血糖及加上一些针对病变的处理。

治疗措施分为5个方面: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病人教育及血糖监测。前面所说的生活方式改善即包括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两方面。

病人教育也作为一项治疗措施,是因为糖尿病是个慢性病,往往是终身病。一定要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知识,主动配合治疗,而不是被动的仅仅执行医嘱的问题。尤其是生活方式改善,必须要病人了解其意义而自动去做。

饮食究竟应该怎样控制呢?

一是减少热卡能量的摄入,二是减少脂肪的摄入。

所谓热卡指的是饮食在体内所产生的能量。而这些能量要靠摄入饮食才能补充。如果饮食中能量供应不足,人就会感到饥饿、乏力、疲倦、消瘦等。如果饮食中能量供应太多,而消耗的又太少,造成过剩。有一部分即以脂肪的形成而储存起来,也有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内脏中脂肪过多会分泌一些物质,造成上述的胰岛素抵抗,或损害了胰岛的功能。这样就产生了2型糖尿病。因此2型糖尿病人多为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饮食控制的第二个重点是减少脂肪。脂肪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两大类。形象地说,前者在寒冷环境中呈固体,而后者则仍呈液体。我们要求尽量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所以不吃荤油,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也包括肥肉、北京烤鸭等。

糖尿病人的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消耗热卡能量、增强体质的一方面,也十分重要。有些人自从诊断为糖尿病后就卧床休息,这是不对的。相反的,只要有可能,应该活动,消耗过剩的能量,或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对于老年人因为体力问题不可能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但是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骑自行车、慢跑、快步行走或散步等。总之以能微微出一些汗为好。至少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即使医师认为以上这些活动也不能进行,则做一些家务活动也比不活动为好。

烟酒对糖尿病的影响

全世界一致认为应戒烟。因为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对糖尿病人易发生下肢缺血坏死,更应戒烟。大量饮酒,酗酒,肯定是对身体不利的。但是完全不饮酒,其糖尿病发病率及胰岛素敏感性还不如少量饮酒者。所以现在主张糖尿病人可少量饮酒。所谓少量,目前在指的是每天15克酒精。如果葡萄酒含酒精10%,则是150毫升,如果50%的白酒,则只能30毫升。

10.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空腹血糖6.1~4.4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8.0~4.4毫摩/升。其它还有血压、血脂等都要正常。对于老年人来说,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放宽,因为老人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不能控制太低。例如空腹血糖8.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0毫摩/升等。目前认为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要比测空腹血糖意义大。

糖尿病的中西药物治疗

目前降血糖的口服药大致有5类。

一是磺脲类。有甲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奎酮、格列美脲等。各种药的商品名称很多。目前甲磺丁脲因剂量大,又要一日三次服,已很少用。其余药物各有特点,但只用其中之一。这些药主要是促使胰岛素分泌。

二是双胍类。主要有二甲双胍及苯乙双胍两种。后者由于易诱发乳酸酸中毒,在某些已禁用。其作用较复杂,有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因其对胃有刺激,故应饭后或饭中服。

三是α-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主要是抑制肠道消化多糖的酶,使葡萄糖从肠道吸收减少。故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应在吃第一口饭时服。

四是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针对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化学结构为格列酮类。但目前由于这些新药价较贵,故应用不多。

五是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其化学结构不是磺脲类,它们是苯丙氨酸衍生物。因其作用快,故也用于餐后高血糖,应在开始吃饭时服。

不能同时用5类药。要根据病情,服药方便否,甚至经济情况而有所选择。例如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很合适,但由于价格较贵,却用得不多。一般的用法是先在磺脲类中选一种,不能几种同用。也可以先用二甲双胍。都是从小剂量用起。根据血糖情况,逐步增加调整剂量。目前倾向于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的药一起用,而剂量都小一些,以使各药发挥其所长,减少不良反应。有些病人空腹血糖不太高,主要是餐后高血糖,则用α-糖苷酶抑制剂或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也是从小剂量用起。

用药后要定时监测血糖,以了解其对药物的反应。磺脲类可以有继发性失效,即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疗效逐渐降低。此时应该换用另一种磺脲类可能有效。

注射胰岛素不方便有什么新的办法?

可以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其刻度就是胰岛素的单位,不易搞错。其针头较细,痛苦少。更好一些则是用胰岛素笔。好象粗的钢笔形状,不必每次注射抽吸胰岛素,剂量也很清楚,可带在身上,很便于外出应用,是值得推荐的。

第六讲中风的预防与康复

本讲提要:1.中风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有哪几种类型?2.几种常见的中风之间有什么不同;3.关于中风的预防;4.预防中风具体的措施;5.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问题。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当高,得病后又容易引起瘫痪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痛苦、负担和损失。因此,可以说许多老年人都非常害怕中风,大家都很希望了解关于中风的预防、保健与康复的知识。

中风究竞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常有哪几种类型?

“中风”,西医以前称作“脑血管意外”是一类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动脉或供应大脑的颈动脉或椎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脑部局灶性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脑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神志不清,口眼歪斜,或口齿不清、半身偏瘫等等。

中风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目前一般按照1995年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学会的规定进行分类,中风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

2、脑卒中

(1)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

(2)脑出血(出血性)

(3)脑梗塞①动脉血栓性脑梗塞(缺血性)②脑栓塞(缺血性)③腔隙性脑梗塞(缺血性)

以上各种类型中,脑出血、动脉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和腔隙性梗塞最常见。

常见的中风之间有什么不同?

脑出血----是指脑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引起脑水肿而造成脑损伤与功能障碍。属于出血性中风。临床表现一般有头痛、头晕,呕吐、失语、跌扑、昏迷和偏瘫等。由于出血部位与出血量的不同而症状症有所差异。

脑出血起病突然,常常在活动时,尤其是情绪激动时,过度用力或摒气时发病,病情危重,后遗症也较严重。其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动脉瘤。

脑梗塞(包括:动脉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腔隙性梗塞)----是指脑动脉闭塞引起相关部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和软化。属于缺血性中风。

动脉血栓性脑梗塞(又称脑血栓形成)----是指由于脑动脉血管病变,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中风的70-80%。

临床表现一般有偏瘫或单侧肢体瘫,也可能有失语症,昏迷较少见。病情一般较轻,轻的患者仅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动脉血栓性脑梗塞发病相对较缓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生。部分患者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有的发病后2一4天才达到高峰。

这一类脑梗塞绝大多数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其他还有动脉炎、血细胞增多、血粘稠度高等原因。

脑栓塞----是指由脑血管以外部位的栓子如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骨折时的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堵塞脑血管(多数栓塞在大脑动脉支),而引起相应部位脑组织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一般有一侧肢体瘫痪、麻木和感觉障碍,言语困难,偏盲,口角或一侧肢体抽搐等,多数患者神志清楚,出现昏迷的较少。

脑栓塞起病非常急剧,各类脑中风中脑栓塞的发病最快最突然,常在数秒钟内症状即达高峰。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的微小动脑闭塞引起的微小梗塞,很小范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和软化,形成不规则的小腔隙。直径约2-20mm,有时头颅CT检查不出而需做MRI才能发现。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

临床表现一般有突起一侧面、臂、腿部无力、麻木、感觉减退,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呛咳呛食,口角歪斜,手动作笨拙、但无明显肢体偏瘫。

腔隙性脑梗塞因病灶较小或位于非功能区,往往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后遗症较少。有些患者以前自觉无典型的发病史,平时也没有临床症状,而是在做头颅CT或MRI检查时才知道有腔隙性脑梗塞病灶存在。

关于中风预防的问题。

中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出血性中风近期死亡率为50%,缺血性中风近期死亡率为20%左右。脑和神经细胞供血停止几小时就死亡而不能再生,它的治疗与抢救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今天的医学纵然十分发达,但对中风依然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们常回天乏术,望洋兴叹。即使生命抢救过来,也有许多后遗症,患者生活常常不能自理,病人和家庭都十分痛苦负担也很重。对中风有过体会的人和家庭可能都会"谈虎色变",所以,我们说中风的最佳治疗是预防,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些以下几种:

1、疾病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是如何导致脑出血的呢?

①高血压可使脑动脉管壁变脆,或者形成微动脉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当血压骤升时,血管和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

②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

防治脑出血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病。临床资料表明,血压高持续升高会使中风危险增加4一6倍。血压越高则风险越大,收缩或舒张压升高都有害。临床上脑中风患者常伴有显著的高血压。因此,防治脑出血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病,一旦发现已患高血压,就必须就医,听从医生的忠告,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2)糖尿病:糖尿病容易造成微血管损害,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增加中风的机会。高血糖,尤其是近期高血糖是中风尤其是脑梗塞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反复发作脑中风患者,有10-30%证明有糖尿病。中风后血糖高者临床症状更重些,恢复也较差。在脑中风死亡的患者中,糖尿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

(3)高血脂:高脂血症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升高,血管壁容易形成蜡样脂肪沉淀,从而导致动脉闭塞。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血脂增高往往和脑中风有关。因此,中老年人定期检查血脂是十分重要的。

(4)心脏病:一方面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可同时影响心脏与脑血管等,因此,脑中风和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两种疾病常常互相影响。另一方面风心病,心内膜炎等特别在伴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心房纤颤时心源性栓子脱落进入脑部,易诱发脑中风。所以说心脏病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自己心脏功能不好就及时就医,避免进一步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

(5)眼底动脉硬化:国内外调查资料表明,伴有眼底动脉硬化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其硬化程度越高,危险性越大,合并高血压者差别更为明显

(6)血液学因素: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可升高血粘度,降低血流量,影响脑的微循环,促进血栓形成,增高中风的危险度。此外,临床上白血病可并发脑出血。因此,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亦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2、生活习惯:

(1)吸烟:吸烟对于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是危险因素。

①吸烟及烟雾中的某些成分除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外,还可影响胆固醇的代谢,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并刺激斑块增大。

②长期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肺部疾患而致慢性缺氧、血液中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都可直接导致血液容易凝固和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度升高,加之血小板聚集增多而易引起血栓形成。

③吸烟对周围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脑血流量减少。

统计资料显示,30一40岁的吸烟者的脑中风发病率几乎是不吸烟者的5倍,50一60岁吸烟者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要多3倍。这足以说明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决不是危言耸听,应该引起重视。

(2)饮酒:大量饮酒一方面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脑出血。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栓塞,激活凝血系统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及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性中风。

发生脑中风的青壮年患者中,43%在发病前有酒精中毒史,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甚,分别为4倍和5倍。过量饮酒是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饮酒要有分寸,掌握自己的酒量,切忌豪饮。

(3)饮食因素:主要指钠、肉类和动物油等。高盐、高肉食、高动物油的摄入,是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因素,因此对中风高危人群是不利的。

3、年令、体质、遗传因素:

年龄:中风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岁以后至75岁各年龄组中,增高更为明显。因此,中风是55岁以上人群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

肥胖: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有关,中风病人的体型肥胖者居多。

脑血管病家族史:脑血管病有家族遗传因素,我国调查表明直系亲属中有脑血管病史的人患中风的机会多。

预防中风具体的措施

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症状体征:

(1)头晕、头痛,逐渐或突然加重,甚至昏昏欲扑。

(2)一侧肢体暂时或经常麻木、无力、颤抖、或其他感觉异常。(颈椎病除外)

(3)突然口角歪斜、流涎,舌体麻木、强硬、歪斜,口齿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

(4)耳聋突然加重、甚则突然耳聋,视物模糊、或偏盲。

(5)突然昏昏欲睡,突然精神行为异常。

中风先兆患者:①全血粘度明显升高,②甲皱微循环微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明显增强,微血流态明显改变,部分患者有明显微小血栓,③脑血管管径明显变细,管壁波动波幅减弱,血流减慢,脑供血量减少,脑循环阻力增大。

及时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起到预防中风,降低发病率的作用。此外也可以服用抗凝与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进行防治:

(1)抗凝药:阿司匹林,每日服用0.05一0.3克,有溃疡病者,需用肠溶片剂,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抵克立得(新一代广谱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每天0.25一0.5克,迸餐时服用,副反应较少。

(2)改善脑循环:尼莫地平,每次20一40毫克,每日3次,低血压者慎用。

达纳康,每次40一80毫克,每日3次。

血栓心脉宁,每次2一4粒,每日3次。

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问题。

1、戒烟,少饮酒: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最难做到的。但无论如何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喝少量低度酒如葡萄酒,对身体有一些好处,但过量饮酒尤其是高度酒对心、脑血管和肝脏肯定是有害的。

2、合理安排饮食(低脂、低糖、低盐饮食)

(1)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食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动物脑、鱼子及贝壳类动物如蟹、蚌、螺等,鸡蛋或鸭蛋每天摄入不应超过1只,血脂增高者每周2只亦足够,植物油用量不宜过多。

含胆固醇较低的食物:瘦肉、鱼类(包括大多数淡水鱼和海水鱼)、海参、海蜇等。鱼类脂肪中含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和钙等。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通透性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维生素B6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抗血栓形成。

(3)节制饭量,进食勿饱,宜搭配部分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重。糖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使身体发胖,增加心脏的负担。

(4)限制食盐的摄入,菜肴勿过咸,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即三口之家每月用盐量不超过500克,盐中的钠能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硬化。钠还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尤其是腌、熏食物(如咸肉、咸鱼、酱菜和咸菜)。酱油和味精等含钠量也很高,应尽量少吃。

(5)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代谢废物也难以排出,如果晨起空服饮一两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管扩张,有利于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平时还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以满足生理需要。

3、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改掉如吸烟等不良习惯,

(1)可改善脂肪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减少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高密度脂蛋白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它具有清理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肪和胆固醇的功效。如果参加体育锻炼,这种蛋白就会增加,并能自动筑成一道防线,随时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使血管通畅无阻。一旦停止体育锻炼,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又会下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活动少的人的中风发病率明显降低。

(3)锻炼的好处还包括激发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大脑血流量增加,供氧增加,脑力增强,思维敏捷,并可解除神经紧张和焦虑,有助于睡眠。锻炼使心肌有力,全身血液供应充沛。

(4)锻炼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和蠕动功能,预防和治疗习惯性便秘。

体力活动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量力而行:根据各人的年龄、体力、耐力,决定锻炼的种类、强度和时间。特别是年龄偏大、体质较弱者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例如,跑步结束后,心率在5一10分钟内恢复到原来水平。大体合适。一般运动量适中的脉搏平均为每分钟110-120次,(运动量适中的脉率=180-年令)。

②循序渐进:锻练由易到难,动作由简到繁,时间由短到长。先从小运动量的散步、慢跑、体操、跳舞和气功等开始,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到明显疲劳为度,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而更多的体力活动则无任何更大的益处。

③方法得当:避免快速、旋转、低头,迸气、突然用力等动作。

④持之以恒:主要是树立一种观念,养成一种习惯,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要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4、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养成宽容的性格,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改善睡眠,。

情绪过于紧张、激动甚至大怒,都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质沉积,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中风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对冠心病者精神紧张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应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快乐的心情。尤其注意不要发脾气,因为爱发牢骚和发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要比性情温和的人大得多。有人认为经常发怒等于慢性Zi_Sha,肯定会缩短寿命。

1、以下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脂作用:

(1)豆类及豆类制品(2)蔬菜(3)蘑菇(4)胡桃(5)猕猴桃(6)苹果(7)杏仁

2、降低血液粘稠度、抗动脉硬化,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香菇、桃仁、山碴、香瓜、木瓜、草毒、柠檬、葡萄、菠萝、鲤鱼、鳝鱼、沙丁鱼等。

中风患者康复的问题。

在中风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主要侧重于肢体、语言、智能障碍等的康复,此时多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以及肝肾阴虚之证,内科常用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滋阴通络方法等结合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中风患者的心理压力一般十分沉重,表现有紧张、恐惧、担忧、悲观失望,甚至产生绝念等不良情绪。因此应重视心理康复与护理,要耐心安慰病人、从生活护理方面多关心体贴病人,为其排忧解虑,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急躁或失望的情绪,恢复治疗信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保持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使病人早日恢复。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常有哪些方法?

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认知锻炼:主要用于智能障碍的康复。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结合其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康复工作的指导。

(1)阅读锻炼,从简单的句子甚至单词开始训练,逐步加量。阅读又可以分为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前者由患者主动阅读,然后检查其对内容的记忆程度,判断其智能的恢复程度。后者由护理人员阅读,患者当听众,读完一定的数量后,向患者提问,检查其记忆能力。

(2)综合性的脑力训练,如搭积木、玩纸牌游戏、下棋、听广播、听音乐、看电视、电影等,练习书画、背诵诗词、简单计算、智力拼图等,以不断活跃患者的思维能力,激发患者的志趣。有助于减缓其记忆能力的衰退。

2、语言康复训练:主要用于语言障碍的康复。对于失去发音能力的患者,每天让其发"啊"音,或用咳嗽,或吹火柴诱导发音。有发音能力不能言语者,陪护者要有计划地每天固定教几个宇,不断重复,直至教会为止,在教时让患者学教者的口形发音,先教字,然后教句。同时定时给患者宣读文章,进行听觉刺激的语言训练。

3、运动功能训练:主要用于肢体功能障碍。目的是舒展处于缩短状态的瘫痪

肌肉,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同时训练代偿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各肌群的协调控制。

(1)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包括患肢所有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幅度从小到大,争取尽量达到最大的幅度。动作应平缓柔和,过快的牵伸往往激发牵张反射,使痉挛加重,粗暴的牵拉,容易引起损伤。可先进行按摩或在温水中进行被动运动,肌肉松弛,提高活动效果。

(2)主动运动:运动应轻松平稳,先简单,后复杂。要多做放松紧张肌肉的练习,深呼吸和轻松的腹背肌运动,带动患侧肌肉、关节的活动。然后做进一步恢复协调功能的练习,四肢互相配合的运动训练等。要注意调节运动量,避免疲劳过度,加重偏瘫病人的肌肉痉挛。

第七讲高血压病的中西医防治

高血压病是非常普通的疾病,危害性很大,不积极治疗,会有严重后果。

高血压病是怎么确定的。

其一:正确确诊血压值。诊断高血压时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

其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前采用1999年WHO定的标准,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时,为理想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时,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为高血压。Ⅰ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Ⅱ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100—109mmHg;Ⅲ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

血压升高,达到高血压标准,不能就认定为高血压病。血压升高的病人中,90%为高血压病,也叫原发性高血压。10%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在10%的症状性高血压中,90%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还有10%由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疾病、服用某些药物等引起的。因此,发现自己血压升高了,要由医师作仔细检查,比如肾功能测试、B超、肾动脉造影、甲状腺外形及功能检查,内分泌方面相关指标的检查等,以排除他的血压升高是由上面所讲的几方面疾病引起的。如果排除了上述一些疾病引起,那么他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病。如是症状性高血压,必须治疗引起高血压的相关疾病。

通常情况下如何用药比较合适。

高血压病的治疗,现在以个体化治疗为宜,也就是说根据病人的情况,包括病程、血压升高的程度、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情况等选择用药。但须注意用药的适应症及副作用。常见的五类降压药。

1.利尿剂:在早期高血压病人中可以使用,一般选用安体舒通,寿比山等,应用时注意血钾情况,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尿酸升高等不宜使用。

2.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为β-洛克。早期高血压尤其是有心肌损害、心肌缺氧等情况较为合适。应用时要注意哮喘、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心动过缓及心脏疾病中一些传导阻滞现象等不宜使用。

3.α-受体阻滞剂:主要代表药为立及丁、哌唑嗪等,对重症高血压,其他药作用不佳,或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有效,应用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4.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有心痛定、尼群地平、洛活喜、波依定等,此类药使用面较广,不管是何期高血压,都可以使用,可逆转靶器官损害。使用时少数病人有头痛、面红、心率加快等,一段时间后就会适应,合并心衰的患者应用时应谨慎。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有开搏通、雅施达、蒙诺等,此类药对心衰,高血压都有效。少数病人服用后有刺激性干咳。而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药如科素亚,代文等,作用持久而很少有刺激性干咳等症。

选择用药时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开始时可以单一用药。随着病情的持续反复宜多品种,小剂量联合用药。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与西医不同,有它的特色。中医治疗高血压一般分为五个类型。

1.肝阳上亢型:症见精神紧张,易怒、头晕、目眩、舌红,苔薄脉弦数等。治疗用平肝潜阳法,选用天麻钩藤饮。处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鳖甲、夏枯草、生地黄、酸枣仁、羚羊角粉等。

2.痰湿中阻型:症见头晕头重,胸闷,脘腹痞满、苔腻脉弦滑等。治疗原则为:健脾化湿除痰祛风,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用半夏、生白术、茯苓、竹茹、枳实、石菖蒲等。

3.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舌红,脉弦细等。治疗原则为滋阴平肝。选用杞菊地黄丸出入。处方:北沙参、生地、白芍、杞子、菊花、熟地、芋肉、泽泻、酸枣仁、杜仲等。

4.阴阳二虚型:症见头晕、目糊、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阳痿、肢冷少尿浮肿,舌淡、脉弦细。治疗原则:滋阴助阳。选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出入,处方视阴虚为甚或阳虚为甚而决定。

5.血脉瘀阻型:症见头痛经久不愈、上肢麻木、心悸、面唇发绀,舌紫,脉涩等,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疏通血脉。选方血府逐瘀汤,处方用丹参、桃仁、赤芍、柴胡、郁金、牛膝、益母草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有传统的优势,那么除了服用中药之外,还有其他中医疗法:

传统中医治疗中还有针灸、推拿、外敷等方法。

针灸就是通过针刺和艾灸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起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能够降压。针灸疗法也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综合分析、辨证取穴。如肝阳上亢型的病人取穴太冲、光明、阳陵泉等。痰湿内盛型病人取丰隆、曲池、内关、百会等。此外,还有耳穴贴压法、穴位磁贴法、穴位激光疗法、穴位敷贴法、穴位拔罐疗法等。

推拿疗法也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用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拿法等,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请医师推拿的同时,也可以自我推拿,如抹前额,按揉两太阳穴,按揉风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另外一种就是外敷法,如用附子、肉桂、吴茱萸等做成薄饼,贴于两足底涌泉穴等,上病下治、引火归源,可起到较好的降压、稳压作用。

高血压病人平时的保养调摄很重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病往往与疲劳、工作紧张等有关,血压升高后,要适当放慢工作节奏,调整生活规律,注意适度休息。

2.高血压病人不能吸烟、饮酒。香烟中存在尼古丁,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饮酒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诱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必须戒烟酒,才能有效降低血压。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急躁、发怒、忧愁、悲伤等。这些情志因素都对稳定血压不利。

4.饮食要清淡、少用盐、糖,少吃油腻荤腥,以蔬菜淡水鱼为主。饮食是降低血压的重要辅助因素。

5.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时用润肠药,不能用力摒大便。

6.注意适度运动,可以打打太极拳,晨起慢跑等,但冬天不宜起得太早,夏日不宜出汗太多。

7.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有规律地用药,不能自作主张,随便停药、换药。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蔬菜、食品、茶饮之类能帮助血压的下降?

我们发现有些蔬菜、食品制成饮料可以有助于血压下降。如常吃荠菜、大蒜、灵芝、黑木耳、白木耳、番茄、绿豆等可以辅助降压,缓解动脉壁硬化。常饮用绞股蓝、苦丁茶、罗布麻叶、杞子、菊花等茶饮,有助于降压。

第八讲老年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现在很多人患上了高脂血症,而且都知道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有密切关系。有但的老年人想不通,自己并不胖,为什么也会得高脂血症,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高脂血症呢?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血脂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以下是几项主要血脂项目的正常标准:

血清胆固醇

5.20mmol/L(200mg/dl)以下理想范围

5.23~5.69mmol/L(201~219mg/dl)临界升高

5.72mmol/L(220mg/dl)以上升高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

3.12mmol/L(120mg/dl)以下理想范围

3.15~3.61mmol/L(121~139mg/dl)临界升高

3.6_4mmol/L(1140mg/dl)以上升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

1.04mmol/L(40mg/dl)以上理想范围

0.91mmol/L(35mg/dl)以下减低

血清甘油三脂

1.70mmol/L(150mg/dl)以下理想范围

1.70mmol/L(150mg/dl)以上升高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化验单上列出的标准,都是临界水平,而理想的血脂范围,则还应该更低一些。另外要说明的是,有人将肥胖和高脂血症混为一谈,肥胖和高脂血症是不同的概念。

高脂血症可以分二类,一类是原发性的,一类是继发性的。原发性高脂血症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现在已逐步了解到许多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基因的缺陷,也就是说这一类高脂血症与遗传有关。还有一类高脂血症是继发性的,也就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减退或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或者严重的肝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另外,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血脂升高,如降压药中的噻嗪类利尿剂或?-受体阻滞剂,如病人已有高脂血症,同时又伴有高血压,在选择降压药时就应加以注意。

高胆固醇血症是高脂血症的一种重要类型,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而适量的脂质不但无害,而且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质是能量的一大来源,1克脂肪能产生9千卡热量。脂肪的存在能保证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如果缺乏脂肪,就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发生相应的疾病。脂肪又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各种生物膜等,磷脂等还是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谈“脂”色变。我们常提起的胆固醇,也有两类。一类称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另一类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DL是有害的胆固醇,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血循环中的LDL。与LDL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帮助清除外周组织中附着在细胞表面游离的胆固醇,此外,HDL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分解,使总胆固醇水平降低,所以HDL是有益的胆固醇。

载脂蛋白(或写成Apo)是参与脂肪代谢的一类重要蛋白质。顾名思义,载脂蛋白是能运载脂肪的蛋白质。

有的老年人讲现在年纪大了,吃得少了,油腻也不吃,为什么反而会得高脂血症?

高血脂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老年人的高脂血症是他们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老年人即使血脂不高,也有动脉硬化的倾向。老年人血脂容易升高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脂蛋白酶的活性在老年人中是降低的;这样人体处理脂肪的能力就下降,脂肪吸收后没有及时代谢,就会引起血液中脂质水平的升高。此外在老年妇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女性雌激素的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在女性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对脂肪代谢有很重要的作用,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失去了这一重要的脂代谢的保护因子,因此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加。

治疗高脂血症,应掌握这样几条原则。首先要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第二,适当增加活动,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增加一些能量的消耗。第三,如果有吸烟等不良嗜好,必须戒烟,因为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加重高脂血症的危害程度。在此基础上,再按病情是否合并有危险因素和患者的血脂水平考虑是否用药物治疗。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避免造成心脑血管的损害。

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以饮食控制为主?什么情况下要进行药物治疗?经过治疗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严格控制饮食,对于减轻病变的损害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对于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控制主食外,还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要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的食品,每天要进食适量的蛋白质。

老年人一定要掌握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脂肪的摄入是必要的,但不能一点脂肪也不吃,这样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的不足。老年人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每天要吃蔬菜500克,这样可以保证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的摄入。经常食用香菇、黑木耳、大蒜、海藻等食品,对调节血脂和抗凝血有一定帮助。

老年人要忌饮浓茶,少吃刺激性强的食品。

确诊高脂血症后,可先进行饮食治疗,为期约3~6个月。时间过短难以判断饮食治疗的效果,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短时间的饮食控制也不可能把过高的血脂降下来。如经过饮食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或虽有下降,但尚未达理想水平,就可开始药物治疗。

血脂在什么水平要用药物治疗,这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病人已经发生冠心病或在体检中发现合并有其他部位,如眼底、肾脏等处的动脉硬化症,这样的病人要将血脂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这属于二级预防。如果病人还没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这样的病人的血脂可以控制在一般健康人的水平,这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一级预防中还要根据病人是否合并有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决定药物治疗的开始时间以及治疗的预期目标要达到什么水平。所以实际上将病人按病情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仅有血脂升高,但无动脉硬化,也不合并有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第二层次是血脂升高,虽无动脉硬化,但已合并有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第三层次是血脂升高,已合并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逐渐加剧,需要药物治疗的起点则渐次降低,治疗的预期目标也越来越严格,所谓严格即要求治疗后血脂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有以下几种:

一是年龄,男性大于45周岁,女性大于55周岁,或女性虽未达到55周岁,但由于各种原因已提前绝经,并且没有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第二是有冠心病的家族史;第三有吸烟等不良嗜好;第四是患有易导致冠心病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第五是病人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水平过低。

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有哪一些?

1.纤维酸类。这类药物中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诺衡)、苯扎贝特(必降脂)等。长期服用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肝功能,对于原来肝脏有疾患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并可同时加服一些保肝药物。

常用的纤维酸类药物及其用法:

(1)非诺贝特:每次100毫克,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2)力平脂:微粒化的非诺贝特,药物吸收较一般剂型增加30%,200mg,每晚一次。

(3)利必非:0.25,每日一次。

(4)吉非罗齐(诺衡):每次300毫克,每日三次。

(5)苯扎贝特(必降脂):每次200毫克,每日三次。

2.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常用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俗称他汀类药物)及其用法是:

(1)洛伐他汀(美降脂):10~20毫克,每晚一次。

(2)普伐他汀(普拉固):10毫克,每晚一次。

(3)辛伐他汀(舒降之):5~20毫克,每晚一次。

(4)氟伐他汀(来适可):20~40毫克,每晚一次。

(5)阿伐他汀:10毫克,每晚一次。

他汀类药物不要与纤维酸类药物合用。

3.其他调脂药物

其他用于调脂治疗的药物还有树脂类降脂、烟酸及其衍生物阿西莫斯,不饱和脂肪酸、潘特生等。

服用深海鱼油能不能治疗高脂血症?

深海鱼油中含有较多的ω-3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LDL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如深海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对于比较严重的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可能不够理想,这样的患者还是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调脂药物。

中医药有很多中药都被用来治疗高脂血症,这里介绍几味:

何首乌: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能阻止类脂质停留渗透到动脉内膜,可减轻动脉硬化,也有乌发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煎服,常用量5-15克。

山楂:能降胆固醇,具有扩张血管,降压和强心作用,并能舒张冠状血管,10-15克煎汤内服。

泽泻:对胆固醇有抑制作用,在多个环节对脂代谢发生影响,能减轻动脉硬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抗脂肪肝作用。它比山楂降脂作用更明显,7-13克煎服,肾虚精滑者忌服。

黄精: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具有降压作用,10-15克煎服。

灵芝:主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能降低血糖,使血压缓慢、持久下降。降胆固醇效果比较明显,10-15克煎汤饮。

其他常用的一些降脂中药还有大黄、决明子、荷叶、虎杖、荷叶、姜黄、蒲黄等。

常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成药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成药有血脂康、地奥脂必妥、绞股蓝总甙片、月见草油胶囊等,另外有一种经典古方血府逐瘀汤口服液也有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

血脂康是一种疗效较好的中成药,血脂康吸收了中西药物的长处,既含有高效的调脂药物成分,又有中药对胃肠功能和血液循环的调节作用,具有多环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

高脂血症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不是效果可能更好?

一般说来,西药调脂药物的作用较为明显,起效较快,所以对于血脂水平较高的患者,以西药为主的治疗比较合适;但由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必须长期坚持,而长期用药对于肝脏等器官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吸取中西医药的长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西药为主,中药为辅,适当减少西药的用量,使疗效不减而副作用减少。或者在西药治疗已经稳定控制血脂水平的基础上,改用中药作维持性的治疗。总之,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改善症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第九讲老慢支的中医防治

"老慢支"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慢性支气管炎是内外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变化。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这些症状常在冬春季或气候突变时加重。如每年发病超过3个月,持续2年或超过2年,又排除其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支。老慢支初期症状比较轻,常不易引起重视,等到病变持续进展并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的时候,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因此积极开展对老慢支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和老慢支容易混淆的疾病主要有四种。①支气管扩张。支扩具有咳嗽、咯痰反复发作的特点,但多从幼年或青年阶段发病,常有大量脓痰、间断性咯血和肺部反复感染等典型病史。X光胸片或CT显像可以确诊。②支气管哮喘。本病起病年龄较轻,常有家族史和过敏史,多反复发作。一般起病急,发作短暂。哮喘声重而咳嗽轻。用支气管解痉剂效果明显。③肺结核。中医称肺痨。活动性肺结核以咳嗽、咯血、低热或潮热、乏力、盗汗、消瘦等为特征。症状与季节关系不大。X光胸片及痰菌检查可以确诊。④矽肺。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职业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结合职业病史及X光所见,可与慢支区分。此外,有咳痰或咳喘见症的肺癌、心力衰竭或慢性咽炎等疾患,也要注意与本病作鉴别。

老慢支的病因现在已经明确,空气污染、吸烟和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导致老慢支的三个主要因素。先讲空气污染。慢支的发病和空气污染程度成正比,其中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烟雾,对支气管粘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再说吸烟。吸烟是现今公认的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的发病因素。第三个致病因素是感染。呼吸道反复感染是本病发生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是本病急性发作的最主要病原菌。病毒感染也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除上述因素外,气候寒冷、多种过敏因素也是慢支发作的重要诱因。

咳、痰、喘是老慢支的三个主症,老慢支的咳、痰、喘各有哪些特点呢?

老慢支的咳嗽:早期咳声有力,白天多于晚上,冬季重于夏季;病情加重,四季日夜均咳,咳声变重浊,多为连声阵咳;后期并发肺气肿时,咳声低沉无力,咳嗽夜间多于白天,临睡及清晨起床时咳嗽更甚。老慢支的咳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清晨及夜间较多,且粘稠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痰量增多,多伴见脓性痰。老慢支的喘息:主要见于喘息性老慢支患者,单纯型老慢支可以没有喘的症状。老慢支治疗或保养不当,喘息会逐渐加重;感染及劳累后明显;合并肺气肿后常表现为呼吸浅短,气难接续。

中医治疗老慢支的原则是什么?

中医治疗老慢支,主要应根据标本缓急、邪正虚实,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原则。但因本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虚实夹杂,标本并存,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扶正祛邪、补泻兼施和标本同治。

中医治疗老慢支的经验和方药?

先讲发作期。老慢支的急性发作,常常是外感(如风寒、风热)引动伏痰而致咳、痰、喘加剧。所以一般当以祛邪治标为主,根据咳痰的性质,结合舌苔、脉搏来辨别是属寒证还是属热证。如咳嗽加重,痰稀白,苔白或白腻,脉浮或浮紧,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风寒痰浊阻肺的证侯,可用麻黄、紫苏、杏仁、甘草、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等,以宣肺解表,化痰利气。透邪则咳嗽自止,豁痰则喘息自平。若咳嗽气粗,喘满,咯痰黄稠,发热口干,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为风热痰浊壅肺的证侯,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贝母、鱼腥草、金荞麦等,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痰化热清,咯吐爽利,气喘胸满就会缓解。总之,在慢支急性发作期当以宣肺祛邪、化痰浊为治疗大法。此时大忌敛肺止咳,以防闭门留寇;对于年老体弱者,宣肺亦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对慢性迁延期的患者,中医如何辨治?

慢性迁延期的咳、痰、喘虽未表现为急性发作状态,但始终不能缓解痊愈。往往既有咳嗽痰多、苔腻等痰湿内蕴的表现,又有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气息喘促、动则更甚等肺脾肾亏虚见症。此时单纯治标则正虚难复,单纯固本则不利祛邪,所以扶正祛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临证以三种类型的患者较为多见。一种类型是久咳伤肺,咳嗽有痰兼喘,咳声低弱,痰白清稀,苔白,脉虚弱。证属肺虚痰恋,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防风、桑白皮、紫菀、杏仁等,以益气补肺,理气化痰。一种类型是咳嗽痰多,痰白粘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苔白脉滑等。证属脾虚痰滞,可用党参、白术、苍术、茯苓、厚朴、半夏、陈皮、杏仁、苏梗、甘草等,以益气健脾,止咳化痰。还有一种类型症见咳嗽喘促,动则更甚,咯泡沫痰,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证属肾虚痰喘,可用熟地、萸肉、山药、茯苓、泽泻、附子、肉桂、人参、蛤蚧、补骨脂、白术、半夏、陈皮等,以温阳益气,补肾助纳,化痰平喘。总之,慢性迁延期的老慢支患者多属正虚邪恋,只有权衡轻重,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对临床缓解期的患者,中医常用哪些方药治疗?

老慢支进入临床缓解期则预后良好,此时中医主要采用扶正固本的方药来巩固疗效,改善体质。临床一般按三种证型进行调理。①肺脾气虚型。证侯:气短喘促,言语无力,咳声低弱,咳痰稀薄,自汗畏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苔薄白或薄白略腻,舌质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治法:健脾补肺。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化裁。药用生黄芪、白术、防风、党参、陈皮、茯苓、半夏、甘草、干姜等。②肺肾阴虚型。证侯:喘促气短,动则更甚,痰粘量少,口咽干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滋肾养肺。方药: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化裁。药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萸肉、丹皮、茯苓、山药、百合、北沙参等。③脾肾阳虚型。证侯:气促难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咳痰无力,痰白清稀或质粘而少,面浮胫肿,倦怠神疲,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夜尿频多,舌淡胖,脉沉细无力或弦大无根。治法:温阳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化裁。药用制附子、肉桂、熟地、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人参、蛤蚧、补骨脂、紫石英等。

老慢支已发展到肺气肿的地步,中医又该如何来治疗呢?

老慢支未并发肺气肿时,病变主要局限于支气管,肺功能的损害还不严重;并发肺气肿后,病变扩展到肺实质,肺功能损害则较严重。我前面讲过,西医的阻塞性肺气肿,相当于中医"肺胀"的范畴。其证候特征可用"咳"、"痰"、"喘"、"虚"、"瘀"五个字来概括。临床表现以喘咳上气、痰多、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烦躁等为主,日久还可见到面色晦暗、唇甲紫绀、心慌动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肺气肿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常因感受外邪而反复发作,以致病情日渐加重。其病位首先在肺,主症为咳、痰、喘;日久累及脾肾,导致肺脾同病、肺肾同病,使咳、痰、喘日益加重;后期病及于心,出现喘悸不宁,甚至喘脱(休克)的危侯。此外,病变还可涉及到肝。如在感受外邪急性发病阶段,可因痰热内郁,热极生风,或因阴液耗损,虚风内动,出现抽搐、震颤等症。本病临床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痰瘀为肺气肿的基本病理,贯穿始终,故在辨证用药时,须酌加活血化瘀药。其二,本病临床上以虚实夹杂多见,故应掌握治虚勿忘祛邪、祛邪当顾本虚的原则。其三,本病急性期证候瞬息万变,故治法、用药不能固定不变,而须及时随证应变,方能扭转危势。其四,本病应注重缓解期的治本和调摄。扶正固本可以减少外邪侵犯机会和发生危重变证的概率。

老慢支反复发作会使病情加重,并容易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那么采取什么措施可防止或减少急性发作?

首先是预防感冒。我这里归纳9点。①在气候变化之际,及时增减衣被。②夏天不要贪凉,避免"穿堂风",尽量少用空调及电扇。③家中有感冒病人要注意隔离,避免频繁接触,接触后要勤洗手;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④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及阳光照射。⑤经常洗晒被褥和枕头。⑥提高耐寒能力。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擦洗颜面、鼻部和颈部,一直坚持到冬天。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⑦秋冬春三季每晚用热水泡脚,浸至小腿,每次30~45分钟。⑧适当服用有预防感冒作用的中成药。如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成人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隔天服,连服数月。⑨与感冒患者有密切接触或有感冒先兆者,可及时服用中成药正柴胡饮作预防;素体偏热或有口干、咽痛等热象者,可加服银翘解毒片(现称银翘片),效果很好。其次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练习气功(如内养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还有就是加强劳动保护,改善环境卫生,消除有害烟雾、粉尘及过敏源等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强调的是,有吸烟嗜好者必须戒烟。

中医治疗老慢支常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介绍?

老慢支除了在冬天发作时治疗外,还可在三伏天乘病情处于缓解期时,采用灸法、敷贴疗法或配合服用培本固元的中药,来扶助正气。人体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下面对灸法和敷贴疗法作一简介。灸法是中医治病常法之一。所谓"针灸",就是针刺法和灸法的合称。灸法是指用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或熏熨的方法。治疗老慢支可在三伏天临床缓解期采用隔姜灸或疤痕灸(化脓灸)。隔姜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一片鲜姜施灸。疤痕灸则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并结为疤痕。灸法不仅能减轻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发作次数,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因而在本病的固本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隔姜灸一般取肺俞、膏肓俞、脾俞、肾俞等穴,2天1次,每穴灸3-5壮(每烧艾炷一枚,称为一壮),以皮肤微红为度。化脓灸一般取大椎、肺俞、足三里穴交替灸。灸完后用清膏药敷贴,每天更换,约经30天左右,灸疮结痂,自行脱落。现代临床研究显示,化脓灸治疗本病效果持久且不易复发,远期疗效显著。但本法操作要求较多,宜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施行。

再说敷贴法。老慢支药物敷贴法可取延胡索、白芥子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为末,加麝香0.6克,和匀。在夏季三伏天,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天突、膏肓、大椎等穴,外用胶布固定,约1~2小时撤去。每10天敷1次,可减少发作。

中医对老慢支的防治还有什么简便有效的方法?

简单介绍二种。①拔罐疗法。俗称"拔火罐"。一般取大椎、风门、肺俞、心俞、定喘、膏肓和肾俞等穴位,交替施用,每次选2~4穴,每次20分钟,隔天1次。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拔走罐,3~5天1次,5次为1疗程。走罐法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又称推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先借热力排去杯罐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起到治疗作用。拔罐法多用于慢支缓解期,慢性迁延期也可酌用。②雾化吸入法。指通过口鼻吸入中药气雾,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安全、方便、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老慢支患者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适当的中成药注射剂或相关药物,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吸入气雾后,有助于排出痰液和病原菌,促进炎症吸收和通气功能的改善。

有没有病人自己可以掌握的防治方法?

这里介绍三种呼吸锻炼法。①深慢呼吸。患者在不感觉费力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呼吸运动幅度,减慢呼吸频率。作用是呼吸效率得以提高,胸闷和气促症状可得到改善。②腹式呼吸。初练可先用诱导呼吸法:手按上腹部,呼气时上腹部慢慢下陷,用手轻轻加压,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手的压力徐徐隆起。呼气时,气经口呼出,口型缩成吹笛状,将废气通过缩小的口慢慢吹出。吸气时,气经鼻吸入。要有意识地细呼、深吸。呼气时不可用力。腹式呼吸要掌握深、长、缓、慢。本法作用是可协调膈肌和腹肌活动,改善呼吸道阻塞,增加肺通气量。据观察,膈肌活动度每增加1厘米,可增加通气量250~300毫升。长期进行腹式呼吸,可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2厘米左右,使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③缩唇呼吸。患者用鼻深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闭拢,象吹口哨一样。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本法作用是可尽量将肺内废气呼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以上呼吸锻炼方法要自然放松,并注意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

老慢支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有无简便食疗方?

老慢支病人每天排出的痰很多,消耗了不少蛋白质,宜适当补充高蛋白质饮食。宜多食新鲜蔬菜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青菜、萝卜、西红柿、豆制品之类,忌食辛辣、烟、酒、油腻、醋腌及海腥发物,少食油炸煎烤及不易消化的炒果,如花生、瓜子之类。久咳体虚老人,只宜清补,不宜峻补,以防助湿生痰,反生他变。现介绍几首简便的食疗方:①白果仁3克,杏仁3克,胡桃仁6克。共研细末,和匀,加适量水煮沸,加入鸡蛋1只,每日清晨空腹食用。适用于体虚久咳气喘者。②米仁50克,杏仁15克。捣碎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羹,再加适量冰糖,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慢支咳嗽痰多,胸闷,胃口不好者。③干百合30克,米仁50克。洗净加水煮羹,加冰糖适量,晨起服用。适用于肺虚久咳,面白气短者。④鲜蓬蒿菜200克,洗净,加水煎,取汁去渣,加冰糖适量,分2次服。适用于发热咳嗽,痰多黄稠者。⑤红皮萝卜若干只,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放入碗中,上放饴糖2~3匙,搁置一夜,即溶成萝卜糖水。频频小口咽服。适用于咳嗽痰咯欠畅者。

老慢支病人在护理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本病重症易发生变端,故应注意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气喘发作时间和程度,以及面色、神志等变化。气喘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尽量避免活动和情绪激动。痰多者应设法使病员经常更换体位,以利排痰。或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帮助排痰。对痰多无力咳嗽者,要注意防止呼吸道堵塞而发生窒息。应准备好吸痰器,以备需要时及时吸出痰液。如有条件,家中可备氧气,以备需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以缓解症情。②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空气要流通,避免烟雾和灰尘飞扬,亦禁放含过敏原的花草,以免刺激呼吸道而加剧咳喘。③患者饮食宜清淡,应选择易于消化而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过甜、过咸、肥厚、油腻、酒类及刺激性食物。④老慢支特别是并发肺气肿患者,不能服用药效较强的镇静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出现呼吸障碍。⑤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食后、睡前要漱口。⑥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散步、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练内养功等锻炼方式,以增强抵抗力。⑦适当服用扶正固本中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发展。⑧有吸烟嗜好者,必须戒烟。

第十讲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泌尿系感染是指致病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而引起的炎症,这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在临床上常见有哪些疾病?

它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前两者称下尿路感染,后两者为上尿路感染。

为什么说泌尿系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呢?这与老年人之泌尿系统变化有较大联系,下面我们就谈谈,人到老年,泌尿系统最常见的变化,如肾脏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肾单位数量减少等。有研究证实,70岁的老年人与40岁的人比较,其肾脏重量减轻1/5,约有1/3的肾单位失去功能,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40岁以前,肾血流量一般保持在正常水平,40岁以后,每10年减少10%,由于血流量降低,肾功能就可能下降,并可产生肾素,而引起血压升高。

2.老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与排泄功能减退,肾脏浓缩能力不足。这些功能的减退表现为尿多及夜间尿量增加,总比重下降的现象。一般年轻人白蛋白最大比重为1.032,而80岁的老年人则可下降到1.024,此外,对糖的重吸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更多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使糖尿病加重。

3.老年人的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容量变小,这些变化可使老年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也有的老年人可由于逼尿肌无力,或者前列腺肥大等原因,而引起尿潴留,排尿不彻底等症状;还可以由于括约肌收缩无力或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神经的控制能力降低而出现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

4.老年人的输尿管、膀胱容易形成憩室,憩室可导致细菌存留,故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以上老年人的泌尿系的变化均能引起肾功能减退,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

由于肾脏具有较大的贮备能力和代偿功能,一般能完全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需要,而使人体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一旦劳累过度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生疾病。

中医对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泌尿系感染与中医的肾、膀胱、脾关系密切,两者经脉相连,水道相通。老年人若先天不足,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色欲过度,累及肾元;或年老体弱,元气渐衰,皆会导致肾的固摄无力,膀胱的气化失司而发生小便异常。

老年人的泌尿系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哪些

由于细菌感染了下尿道,临床上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偶伴有腰酸乏力。但老年人此症状有时也会不明显,部分病人常伴有尿失禁、疲倦乏力等感觉,可有发热症状,也可无明显的发热等全身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也可伴有血尿,清洁中段尿培养见有细菌生长,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急性肾盂肾炎在老年人中并不常见,临床上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腰酸疼痛、高热、细菌尿,甚至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在老年人中常是潜在性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低热不退,腰酸疼痛,疲倦乏力,食欲减退,甚至体重减轻,亦可见有细菌尿。以上症状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比较迟钝,所以在临床上,有时候也可以是无症状的,有时侯仅有尿频而已,应该引起警惕,可适当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较多发生的?

老年人年事已高,体力渐渐衰退,肾气不足,容易受外邪侵犯,如果平时注意营养保健,使脾气健运,水谷精微物质得以吸收,就不容易患病。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原因,肾功能较为低下,激素水平下降,下阴部的抵抗力随之下降,所以千万要避免到不洁的浴室洗澡,以免细菌感染。

如果患了泌尿系感染怎么办,有什么方法治疗?

患了泌尿系感染不必慌张,可到医院就诊,原则上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期以抗感染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根据细菌的种类适当选用抗生素,加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治疗。慢性期一般是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

我们自己在家里怎样选择中成药来防治感染呢?

可以根据临床上最常见的尿频、尿痛、尿失禁的症状选择用药防治感染。

1.尿频:我们在选择中成药时应注意虚证,实证之分,对症下药。如尿频并伴有头晕头胀,胸腹胀闷,口苦,口腻,小便黄赤,大便不畅不爽,以上这些症状都属于热实证引起,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治疗,如三金片、尿感宁冲剂,宁泌泰,抗炎灵,三妙丸等治疗。若伴有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失眠健忘,耳鸣目糊,四肢不温等,则属于肾气不足虚证引起,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左归丸,补肾强身胶囊,六味地黄丸等治疗。若伴有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口淡无味,纳食减低,大便溏薄,则属于脾气不足,应选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子丸等治疗。

2.尿痛:虽有虚证、实证之分,但在临床上常以实证为主,所以应根据辨证选用不同的中成药。尿痛若伴有头晕、头胀,胸腹胀闷,口苦口腻,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畅,属湿热实证引起,宜选用尿感灵、金钱草冲剂,排石冲剂等。若伴有腰膝酸软,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疲倦乏力,失眠健忘,口淡无味,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则属脾肾不足,宜选用金匮肾气丸,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

3.尿失禁:亦有虚证实证之分,一般以虚证为主要临床症状。尿失禁若伴有胸腹胀闷,头晕头胀,口苦口腻,大便不爽,小便黄赤,则属于湿热证,宜选择三金片、三妙丸、石淋痛片等一些清热利湿的中成药。尿失禁若伴有腰膝酸软,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疲倦乏力,失眠健忘,口淡无味,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则属脾肾不足之虚证,宜选用金樱子膏,缩泉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等。

泌尿系感染的饮食调养与预防保健。

1.饮食方面的防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根据患病的症状,结合辨证的虚实证之分,对菜肴作出合适的选择。如属实证,也就是急性期,临床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腰痛等症状时,原则上饮食应忌食油炸品,辣椒,烟酒等,以免助热酿湿。如属虚证,腰酸形寒肢冷若冰霜应忌食冰冻食品及梨子等生冷食品,以免虚证更虚,体质更差。

另外,对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应鼓励多喝水,保证每日尿量达1500毫升以上,以达到冲洗、清洁尿道的目的,减少细菌繁殖。下面我们谈谈各类症状所适应的菜肴:

(1)尿频吃什么菜?

若伴有胸腹胀闷,口渴或口腻,大便干结,则属于实证,宜选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茭白、莲子、鲫鱼、鳝鱼、赤小豆、竹笋等等。

若伴有肢冷不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急,但无明显尿涩、尿痛者,属于虚证,宜选用补肾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猪腰子,甲鱼,鸡肉,鹌鹑,羊肉,狗肉,大豆,胡桃,猪肚等。

(2)尿痛吃什么菜?

若伴有发热,头晕头胀,腹部胀闷,尿涩,排尿不畅,小便淋漓,口干口腻,大便干结,这些症状均是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所致。我们可选用清热利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青菜,空心菜,冬瓜,芹菜,马齿苋,丝瓜,苦瓜,泥鳅,鲫鱼,鲈鱼,牡蛎,龙须菜等。若伴有阴器经脉拘急,会阴部作痛,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这是肾气虚的表现,属于虚证,宜选用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韭菜,木耳,麻雀肉,鲈鱼,黄鳝,鲨鱼,河虾,牛肉,羊肉,狗肉等。若伴有面色无华,疲倦乏力,口淡无味,大便溏薄等症状,则属于脾气虚弱,宜选用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食物,如马铃薯,平菇,大枣,猪肚,鸡肉,鹌鹑,鸽子肉等等。

(3)尿失禁吃什么菜?

若伴有脘腹胀满,口苦口腻,食欲减退,大便不爽或溏薄,则属于实证,宜选用清热泻实的食物,如马兰头,白菜,冬葵,芹菜,罗卜,藕,茄子,冬瓜,泥鳅,鲫鱼,兔子肉等。若伴有腰膝酸软,形寒怕冷,疲倦乏力,面色不华,头晕健忘,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则属于虚证,宜选用健脾固摄作用的食物,如韭菜,洋葱,鸡肉,猪腰子,牛肉,羊肉,狗肉,甲鱼,蛤士蟆,蚕蛹,马铃薯等。

2.合理选用防治泌尿系感染的药膳

我们的药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保持人类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用药膳时要有针对性,做到对症烹制相应的膳食,营养适中,气味相宜。

(1)治尿频药膳中常用的中草药。

我们亦需根据临床症状辨清虚实证之分。

实证:常用的中草药有茵陈,车前草,滑石,马齿苋,大青叶,竹叶,泽泻。

虚证:若属肾虚证的话,可选用补肾缩尿作用的枸杞子,女贞子,桑椹子,益智仁,山萸肉,鹿角胶,鹿茸,冬虫夏草等。若属脾虚证的话,可选用健脾益气作用的黄芪,党参,太子参,红枣,山药,茯苓,米仁,白术等。

(2)治尿痛药膳中常用的中草药。

实证:宜选用清热利湿通淋作用的车前草,瞿麦,木通,海金砂,金钱草,马齿苋,白茅根,泽泻,滑石等。

虚证:宜选用益肾健脾作用的桑椹子,枸杞子,女贞子,鹿角胶,龟板,山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3)治尿失禁药膳中常用的中草药。

实证:宜选用清热利湿通淋作用的车前草,瞿麦,扁豆,白茅根,石苇,金钱草等。

虚证:宜选用益肾健脾的桑椹子,狗脊,山萸肉,杞子,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等。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人到老年,身体的功能不可避免地会日趋衰退,机体器官亦会衰老,而积极参加锻炼,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要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可以参加各种适量的肢体锻炼,如太极拳、木兰拳、有氧体操等,亦可以参加书法、美术、棋艺等活动,这就是动与静的结合,老年人若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相宜,则衰老可延缓,机体免疫力可以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亦可减少,另外亦必需加强自身的卫生保健,经常清洗下身等,亦可防治泌尿系感染。

4.防止泌尿系感染的自我按摩方法

按摩是一种古老的自我保健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中宝贵的遗产之一。按摩方法简单,有效,易行,在防治老年泌尿系感染有一定效果,在此向老年朋友们介绍一下:

(1)揉摩脘腹,斜擦丹田

操作方法:①两手掌相叠,以指掌面施摩脘腹,顺时针向升摩轻柔,降摩稳实,沿结肠方向揉摩5-10分钟。②两手掌相叠,以掌心按压于腹部并随呼吸起伏而轻重交替5-10次。③两手平掌,以小鱼际侧斜擦肚腹两侧,分别由两旁向中下方斜向缓和推擦,自上而下慢慢移动:牵门→神阙,气仲→关元。3-5遍,以温热为度。

功效:温通气血,清疏下焦,改善和促进胃肠道功能,增进泌尿生殖系统功能,能改善膀胱固摄尿液的作用。

(2)揉按腰臀,斜擦肾俞

操作方法:①两手张开,以拇指按揉或两手虚掌,以食指指间关节突起,按揉腰脊两旁腧穴:脾俞、肾俞、大肠俞各5-10次,以酸胀为度。②两手以虚掌拍击,虚拳捶击两侧腰脊、腰骶:命门→腰阴关→八寥3-5遍。③两手以鱼际、掌根推擦两侧腰臀、腰骶、脾俞→八寥10-15次。以温热为度。

功效:固肾健腰,温经通络,补肾固精,对男女泌尿系疾病有防治作用。

(3)搓膝盖,擦足底

操作方法:①两手以指掌相对搓摩膝关节两侧,左右交替,各2-3分钟,以温热为度。②足部搁于对侧大腿,一手握住足趾部,一手以小鱼际侧推擦足底,左右交替各3-5分钟,以温热为度。

功效:被元益肾,温经通络。

辨证加减:若尿痛甚者,可加揉气海、关元等穴,每穴2-3分钟,以酸胀为度,并擦摩少腹5分钟,以透热为度。若尿频者:除按以上三步操作外,还可加揉足三里,血海穴,每穴2-3分钟。以酸胀为度。

第十一讲老年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肿瘤中较多的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胰腺癌、食道癌、胆道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

患恶性肿瘤均以年龄较大者居多,在某些情况下,肿瘤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其可能的原因有:

(1)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接受的致癌因素也愈多,产生癌瘤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2)人在老化的过程中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内在环境的改变和失调,体内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导致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发展。临床上也看到七、八十岁老年人,肿瘤发病率又呈下降趋势,即使得了癌症,其发展速度也慢,这也是老年肿瘤的特点之一。

老年人常见肿瘤有哪些诊治特点?

l.老年人患癌症,有时症状少,故对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血沉快、厌食等都应想到恶性肿瘤的可能。

2.老年人患肿瘤时,合并症较多。

3.电解质异常也是老年肿瘤患者常见的表现。

老年人肿瘤的治疗有哪些原则呢?

治疗时贯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原则。将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及中医治癌药物作为祛邪治癌手段;将全身支持疗法、免疫疗法、中医药扶正培本治疗作为扶正手段,使扶正与抗癌有机地结合起来。

肿瘤病人在服用民间单方、验方时应注意什么?

许多老年肿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常吃些中药或者找所谓单、偏、验方试服,有些方药虽然对解决某些症状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我们也要看到单、偏、验方的局限性,不能单靠一方一药以求治好。特别要提出的是民间流传的一些方药中有许多含有重金属如汞、砒、砷等剧毒品,或者是以毒攻毒的虫类药,或者是大苦大寒或大温大热的中草药,一些患者服用之后,反而病情加重,脾胃更伤,有的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而丧命,所以这些单、偏、验方一定要通过临床验证,只有证明有效后才能推广应用,否则害人不浅。

介绍一些易引起毒性反应的抗癌常用药物。

主要有:

(1)心脏毒性:阿霉素、柔红霉素;

(2)肝脏毒性:阿霉素、氨甲喋呤;

(3)肺脏毒性:博莱霉素、平阳霉素、亚硝脲类、鬼臼乙叉甙等;

(4)骨髓毒性:更生霉素、阿霉素、氨甲喋呤、司莫司汀、长春花碱、卡铂、长春地辛、鬼臼乙叉甙等;

(5)肾脏毒性:CDDP

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应根据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特点,合理配药,严格掌握单次剂量和累积剂量。对同一脏器毒性作用较大的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各药的剂量,避免老年患者器官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第十二讲老年抑郁症的防治

“抑郁”是指什么样的症状?

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怒,易退缩,常有痛苦想法,对现在及将来持消极态度。抑郁症状的出现不但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抑郁情绪或症状与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同时又是有因果联系的。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中有抑郁症状的人较多?

这与老年心理改变有关。老年期是人生的暮年,随着躯体功能的衰退,生理上的老化现象日趋明显,往往给心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和退化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心理老化同躯体的老化是同步的,但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家庭、社会遭遇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每个人的心理老化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一般来说,随着脑细胞的老化,老年人的感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社会适应、心理都可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感觉不灵敏行;2、为反应变慢;3、记忆力减退4、理解新问题的能力较差5、注意力涣散6、缺乏创造性、灵活性7、性格变化为孤僻、固执、易怒、敏感、多疑。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呢?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年龄≥60岁,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由于老年期抑郁患者有严重的情绪痛苦,并往往影响可能患有的躯体疾病,此外,老年抑郁也是老年人Zi_Sha的重要促发原因之一,所以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

老年抑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才能明确诊断?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Zi_Sha行为。

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诊断的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肝郁痰结,扰及脑神①情绪低落,或易激怒;②懒言少动,烦躁少寐,记忆力减退;③胁肋胀满,纳呆;④舌红苔白,脉弦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

2.肝郁气滞,脑神受阻①情绪时高时低,但以焦虑为主;②夜不入寐,多做恶梦;③两胁胀满,腹胀纳呆,大便不爽;④舌红苔白厚腻,或苔黄少津,脉弦滑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

3.气滞血瘀,脑神失养①情绪低沉,自罪自责,烦躁不安,或生不如死;②少寐多梦,头痛头晕,健忘;③女性伴闭经或月经延期,经色紫暗或瘀点;④苔白腻,脉弦滑。具备以上①,参考②③④即可诊断本证。

4.肝肾阴虚,上不荣脑①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终日抑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信心;②脑力体力均下降,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③男性伴阳痿、遗精;女性多月经不调,性欲缺乏;④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

5.肝郁脾虚,脑失所养①情绪忧郁;②头晕神疲,记忆力减退心悸少寐,多梦易惊;③四肢酸软,沉重少动,纳呆便溏,女性多月经不调,面色不华;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滑。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

西医治疗老年抑郁症主要是用抗抑郁药治疗,有人说,常服这类药物会引起很多副作用,是这样吗?

抗抑郁药物的运用对于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理机能的恢复,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近年来,精神药物不断更新换代,每年约有近十种新药上市,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且服用更加方便,逐渐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但是药物具有两重性是客观存在的,药物在产生疗效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同样也危害着机体,如精神药物可引发较为棘手的并发病。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肝肾功能减退等。到目前为止,西药没有满意的治疗。所以必须充分了解西药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用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虑平、路滴美、百忧解等。

目前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用中药方药配合西药治疗,不但能缓解西药的副作用而且能提高和巩固疗效。

中医对老年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主要根据发病的诱因不同,和患者本身的体质的区别等,进行较为细致的辨证施治。常用的有中药、针灸、养身、护理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分型辨证用药。

1、肝郁痰结,扰及脑神方药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气滞,脑神受阻方药运用:逍遥散加减。

3.气滞血瘀,脑神失养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上不荣脑方药运用:二仙汤、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加减。

5.肝郁脾虚,脑失所养方药运用:逍遥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加。

针灸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取穴的方法根据各医生的经验,有辨证取穴、对症取穴和经验方,根据病症的虚实不同而分别采取补泻的手法。

中医提倡养生是为了延年益寿,为什么对防治老年抑郁症也有作用?

中医养生学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老年病理论和经验的学说,现今在老年病的防治过程中仍应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医学认识到,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既与机体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人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折有关,并且老年人还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点。这些认识与中医养生学关于老年病的理论相符。中医从脏腑形体和精神情志两方面的养生来探讨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对临床是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用传统中医养生学帮助老年人重视身心两方面的养生,可大大减少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生,达到防治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配合,使老年人度过一个祥和健康的晚年,从而也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文明进步。

什么是“辨证施护”?护理与老年抑郁症的防治也有关系吗?

对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常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从目前临床来看,是1/3患者病情有改善,1/3患者病情无变化,1/3患者病情越来越差,因此,加强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中医则需要进行辨证施护。

肝气郁结:与患者谈心以了解发病原委,对于性格内向患者应鼓励其与人交谈,使患者内心郁闷得以宣泄。开展工娱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怡乐心情。鼓励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忘却烦恼。忌烟酒,宜以玫瑰花、菊花等代茶饮。避免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之物。

气郁化火:除可采用肝气郁结的护理方法外,尚可顺势宣泄内心郁闷之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其发生争执,遇有矛盾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服汤药易偏凉,宜空腹服。保持大便畅通,平时多饮水,若发生便秘可予番泻叶泡水饮用。6.如病情不缓解,并有行为、人格方面的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气滞痰郁:避免进食油腻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加重病情。坚持每日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腹部按摩,加强脾胃运动功能,并且保持大便通畅。

心脾两虚:避免久坐,久立、久卧、久行,以免耗伤气血,平时应劳逸结合。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龙眼肉粥,即取龙眼肉15g、红枣3枚—5枚,梗米100g,一并煮粥,如爱好食甜者可加白糖少许)。

阴虚火旺:本型患者常有头晕,所以应避免骑自行车,避免登高作业,少去交通拥挤之处,如果必须外出也宜有人相伴。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不能盲目服用具有温阳之性的补品。可服用乌梅、枸杞、麦冬、菊花配成的药茶。

老年抑郁症的预后如何呢?

老年抑郁症的预后一般均良好。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旧志致病的原因,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受到精神刺激后,病情常有反复或波动。易使病程延长。部病中之病程较短,情志致病的原因得以解除者,通常都可以治愈;病程较长,情志致病的原因未能解除者,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中老年人保健小常识

1、中老年人保健要点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10)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2、血压的形成与标准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在血管内对动脉壁所产生的压力。血压的数值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规定为: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

舒张压60-90mmHg(8-12Kpa)。

3、如何确定高血压

血压有无增高,要通过血压计测量才能确定,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无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有头晕、头痛、失眠、心慌、气短、乏力、耳鸣等表现。但大多不被重视,以致最后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中老年人应主动定期检测血压。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即为高血压。但应在不同日期检测三次均升高才能确诊。

4、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心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中风等,是我国乃至世界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在我国的疾病死因构成占第一位,特别是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类寿命延长,使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2)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4)社会竞争增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

5、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意外,或称“中风”。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为缺血性中风。病人多数表现为半身瘫痪、失语迷等。

诱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年龄(年龄高于50岁)、高体重(肥胖)、吸咽、高盐饮食等。

脑出血的预防:(1)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压。(2)避免情绪激动。(3)避免头颅外伤。(4)注意有无出血性疾病及脑动、静脉畸形存在。(5)饮食清淡、低盐、低胆固醇饮食等。

脑血栓形成的预防:(1)控制高血压。(2)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糖、高血脂。(3)戒烟、低盐、低脂饮食。(4)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6、如何推迟脑血管硬化

适当控制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有效地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是高血压病人,把血压维持在正常值的上限左右,过高过低对脑循环都不利。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对抗脑动脉硬化的措施。

7、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肥肉,肝、脑、肾、肺等动物内脏,螺内、墨鱼、骨髓、猪油、蛋黄、奶油等,中老年人应避免经常服用。

低动物性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瘦肉、鸡肉、瘦鸭肉、鱼肉、豆制品等老年人可经常食用。

8、健身强体八字经

“童心、龟柔、猴行、蚁性”若能坚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寿。

童心:尽量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恢复到童年的心理状态,抛开一切烦恼,做个“顽童”。这样,心胸坦然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加强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龟柔:注意学龟柔,与人和蔼相处,不要一点小事就动怒,更不要出言伤人。若常与人争、动肝火,容易患高血压,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压与冠心病,极容易发生脑溢血与心肌梗塞。

猴行:人到中老年,活动少,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内脏功能也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能使体内气血畅流,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以维持正常,衰老的进程会延缓,自然就可益寿延年。

蚁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变得比较孤僻,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症,不大愿意与人往来。这样,烦恼就容易缠身,从而衰老现象也就来得早些。如果像蚂蚁那样成群活动,平时多与人接触,多与人谈谈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由于闲聊也有益健康,谈话要用脑,可促使大脑运动加快,脑力活动加多,从而促使大脑思维,防止大脑的衰老。

中老年人养生二十诀

1.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体重,所得数如超过25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结果是2.89。如果你的体重是75公斤,用75÷2.89,结果是25.95。(正常指数是20-25)

2.不抽烟:抽烟会使寿命平均减少10年。在40—50岁间死亡的人,30%是因患与抽烟有关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烟而患肺癌、支气管炎的占总患病人数的9%;有20%的抽烟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岁以前戒烟,你仍可恢复健康。

3.少喝酒:对某些人来说,酒有着特殊的危险。如抽烟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险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

4.控脂肪: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得超过总热量的30%,也不可少于15%。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肥胖症、心脏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应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纤维: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物纤维有助于消化,保护你免得胃肠道疾病。

7.多进钙:中年人应注意补钙。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丰富的钙,应多吃。

8.重淀粉: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你的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鱼: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而且多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盐: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多10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对有慢性肾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糖不仅会毁坏你的牙齿,而且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

13.多运劫:45岁左右常进行体育锻炼的男子,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年纪大的人应当从事不太剧烈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

14.忌乱性:性生活不能乱。撇开有患艾滋病等性病的危险不谈,变换性伙伴会造成心理压力,并使生活失去节奏。

15.淡名利:不能不顾健康、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升迁发迹。过分劳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16.择居处:医生们发现,生活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里,会经常生病或烦恼,中年人应尽量改善居处条件。

17.选职业:应从事你喜欢做又能胜任的工作,否则职业对你的寿命将会有不良影响。

18.避车祸:车祸是人类的第四大杀手,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19.勿自扰:消极的情绪(紧张、焦虑、忧郁、沮丧)会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恼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20.应结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独身者、丧偶不口离异者明显要低

邵免费算命中心,邵免费算命网站,邵免费四柱算命网

Tag: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邵免费算命中心
评论列表
编号搜索: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