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区别_邵氏算命系统

邵氏算命系统,邵氏改命系统,邵氏密码系统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区别

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人冠之以儒家、释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释道之三家,犹如三才离不开三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倾向来看,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则一个以本土,一个以外传的姿态,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间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释道三教的创始人:孔子、释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大体生于同一时代。具体的时间虽有争议,但大体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为、现实

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支持,成为统治阶级沿用的正统思想下,贯彻整个古代。

儒家的学说是一种入世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我们内心要做一个圣人,但我们表露出来的要做一个王,通过读书,通过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文化水平,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目标。这样一种入世,儒家既不关注对外在自然的探寻,也不关注向神灵鬼神的探索,它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注。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集中体现在《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连生命的东西你还没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么多死以后的事情干什么。人生数十年需一直处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远无需考虑鬼事。说孔子轻视“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倾向,是有据之论。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先生还说:“他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结论,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让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于敬鬼神而远之,我们对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远离它,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视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人在这个社会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强调人对社会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希望那时候的国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思想作为自己施政纲领,虽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不屈不挠,朝着目标始终如一地去奋斗,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的一种强烈的有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话最能够代表儒家这样一种有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诉我们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懂得包容,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思维模式,这是有为。

所以,儒家归根结底是一种现实的学说,它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关注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他不过多地去考虑那样一种神秘的东西,这是现实的,“入世、有为和现实”,这是儒家学说。

道家思想:超世、无为、超现实

道家强调对现实的社会制度,现存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它更多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它认为:我们应当要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它不过多地去关注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它对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要求超越经验的层面,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老子、庄子的书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种逍遥的境界,很高的一种对心灵深处的呼唤,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个特点是无为。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们求学每天都有所收获,这是为学日益,对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东西,如私欲和成见等。像这样不断剔除,最终就会让心重新回到婴儿时候玲珑通透的状态,无欲无求,只是顺应自然。而对天地而言,这却是最大的成就,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作为吗?把这些杂念丢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无为。这个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干,这个无为是人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它是指我们不要再去过多地关注尘世间的可以计算、算计的这样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达到心灵的真正的空灵和纯洁的境界,这是无为。

在无为的这样一个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的一个基本的主张,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意为,你治理一个大的,就像烧小的鱼一样,烹小鲜的关键是不要老去翻动,容易把鱼弄碎。就静静的煎烤就好。这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道家强调,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让政策具有连贯性,让老百姓都能够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无为决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识,即超现实。道家思想,老子、庄子里边所描绘的一些景物和名称都是一些超越现实的,如鲲鹏鸟,鲲鹏之志,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一种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构想出来的,他通过对这样一种鲲鹏之志,要达到一种逍遥游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现实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向往,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无、非现实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即出世、空无和非现实。佛家讲的非现实是人在这样一个红尘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于太多的污染,使我们固有的本性不能够呈现和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执着,所以佛家经常讲要破除这种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你所有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佛家认为你只要破除了这种执,去除了这样一种执着,那你就会离苦得乐,就会得到解脱,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个思想。

所以,从佛家的教义上来说,它是积极的,它是强调人的心灵的,对人的一种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种解脱,它是一种出世的、空无和非现实的,因为它不过多地讨论现实,它认为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空无的,真正的人是一种佛性的存在,这是佛家讲的出世、空无和非现实。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呀!佛家慈悲为怀,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没有人是绝对恶的,正是“无不可渡之人”。佛教这样劝解大众,多多行善不要作恶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这种包容的思想是与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纵观世界恐怕没有那种文化像古代的包容性那样强了,我们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绝对尊敬佛教。没人敢擅自把对佛教的理解写成供其他教徒学习的经,这就是对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历史中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三家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了古代民间文化,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促进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

我不是尚书

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康有为和张謇曾联手做了一副对联。张謇的上联是“四水江为一,四方南为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一?还是第二”,康有为下联,“三教儒为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为先,不敢为后”。这个对联对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里边,三教儒为先,康南海的态度也便是尚书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人冠之以儒家、释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释道之三家,犹如三才离不开三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倾向来看,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则一个以本土,一个以外传的姿态,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间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释道三教的创始人:孔子、释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大体生于同一时代。具体的时间虽有争议,但大体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为、现实

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支持,成为统治阶级沿用的正统思想下,贯彻整个古代。

儒家的学说是一种入世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我们内心要做一个圣人,但我们表露出来的要做一个王,通过读书,通过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文化水平,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目标。这样一种入世,儒家既不关注对外在自然的探寻,也不关注向神灵鬼神的探索,它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注。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集中体现在《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连生命的东西你还没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么多死以后的事情干什么。人生数十年需一直处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远无需考虑鬼事。说孔子轻视“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倾向,是有据之论。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先生还说:“他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结论,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让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于敬鬼神而远之,我们对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远离它,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视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人在这个社会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强调人对社会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希望那时候的国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思想作为自己施政纲领,虽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不屈不挠,朝着目标始终如一地去奋斗,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的一种强烈的有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话最能够代表儒家这样一种有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诉我们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懂得包容,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思维模式,这是有为。

所以,儒家归根结底是一种现实的学说,它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关注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他不过多地去考虑那样一种神秘的东西,这是现实的,“入世、有为和现实”,这是儒家学说。

道家思想:超世、无为、超现实

道家强调对现实的社会制度,现存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它更多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它认为:我们应当要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它不过多地去关注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它对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要求超越经验的层面,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老子、庄子的书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种逍遥的境界,很高的一种对心灵深处的呼唤,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个特点是无为。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们求学每天都有所收获,这是为学日益,对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东西,如私欲和成见等。像这样不断剔除,最终就会让心重新回到婴儿时候玲珑通透的状态,无欲无求,只是顺应自然。而对天地而言,这却是最大的成就,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作为吗?把这些杂念丢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无为。这个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干,这个无为是人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它是指我们不要再去过多地关注尘世间的可以计算、算计的这样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达到心灵的真正的空灵和纯洁的境界,这是无为。

在无为的这样一个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的一个基本的主张,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意为,你治理一个大的,就像烧小的鱼一样,烹小鲜的关键是不要老去翻动,容易把鱼弄碎。就静静的煎烤就好。这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道家强调,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让政策具有连贯性,让老百姓都能够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无为决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识,即超现实。道家思想,老子、庄子里边所描绘的一些景物和名称都是一些超越现实的,如鲲鹏鸟,鲲鹏之志,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一种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构想出来的,他通过对这样一种鲲鹏之志,要达到一种逍遥游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现实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向往,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无、非现实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即出世、空无和非现实。佛家讲的非现实是人在这样一个红尘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于太多的污染,使我们固有的本性不能够呈现和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执着,所以佛家经常讲要破除这种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你所有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佛家认为你只要破除了这种执,去除了这样一种执着,那你就会离苦得乐,就会得到解脱,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个思想。

所以,从佛家的教义上来说,它是积极的,它是强调人的心灵的,对人的一种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种解脱,它是一种出世的、空无和非现实的,因为它不过多地讨论现实,它认为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空无的,真正的人是一种佛性的存在,这是佛家讲的出世、空无和非现实。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呀!佛家慈悲为怀,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没有人是绝对恶的,正是“无不可渡之人”。佛教这样劝解大众,多多行善不要作恶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这种包容的思想是与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纵观世界恐怕没有那种文化像古代的包容性那样强了,我们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绝对尊敬佛教。没人敢擅自把对佛教的理解写成供其他教徒学习的经,这就是对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历史中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三家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了古代民间文化,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促进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

我不是尚书

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康有为和张謇曾联手做了一副对联。张謇的上联是“四水江为一,四方南为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一?还是第二”,康有为下联,“三教儒为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为先,不敢为后”。这个对联对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里边,三教儒为先,康南海的态度也便是尚书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人冠之以儒家、释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释道之三家,犹如三才离不开三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倾向来看,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则一个以本土,一个以外传的姿态,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间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释道三教的创始人:孔子、释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大体生于同一时代。具体的时间虽有争议,但大体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为、现实

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支持,成为统治阶级沿用的正统思想下,贯彻整个古代。

儒家的学说是一种入世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我们内心要做一个圣人,但我们表露出来的要做一个王,通过读书,通过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文化水平,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目标。这样一种入世,儒家既不关注对外在自然的探寻,也不关注向神灵鬼神的探索,它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注。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集中体现在《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连生命的东西你还没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么多死以后的事情干什么。人生数十年需一直处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远无需考虑鬼事。说孔子轻视“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倾向,是有据之论。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先生还说:“他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结论,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让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于敬鬼神而远之,我们对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远离它,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视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人在这个社会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强调人对社会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希望那时候的国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思想作为自己施政纲领,虽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不屈不挠,朝着目标始终如一地去奋斗,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的一种强烈的有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话最能够代表儒家这样一种有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诉我们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懂得包容,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思维模式,这是有为。

所以,儒家归根结底是一种现实的学说,它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关注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他不过多地去考虑那样一种神秘的东西,这是现实的,“入世、有为和现实”,这是儒家学说。

道家思想:超世、无为、超现实

道家强调对现实的社会制度,现存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它更多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它认为:我们应当要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它不过多地去关注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它对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要求超越经验的层面,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老子、庄子的书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种逍遥的境界,很高的一种对心灵深处的呼唤,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个特点是无为。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们求学每天都有所收获,这是为学日益,对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东西,如私欲和成见等。像这样不断剔除,最终就会让心重新回到婴儿时候玲珑通透的状态,无欲无求,只是顺应自然。而对天地而言,这却是最大的成就,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作为吗?把这些杂念丢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无为。这个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干,这个无为是人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它是指我们不要再去过多地关注尘世间的可以计算、算计的这样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达到心灵的真正的空灵和纯洁的境界,这是无为。

在无为的这样一个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的一个基本的主张,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意为,你治理一个大的,就像烧小的鱼一样,烹小鲜的关键是不要老去翻动,容易把鱼弄碎。就静静的煎烤就好。这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道家强调,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让政策具有连贯性,让老百姓都能够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无为决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识,即超现实。道家思想,老子、庄子里边所描绘的一些景物和名称都是一些超越现实的,如鲲鹏鸟,鲲鹏之志,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一种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构想出来的,他通过对这样一种鲲鹏之志,要达到一种逍遥游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现实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向往,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无、非现实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即出世、空无和非现实。佛家讲的非现实是人在这样一个红尘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于太多的污染,使我们固有的本性不能够呈现和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执着,所以佛家经常讲要破除这种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你所有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佛家认为你只要破除了这种执,去除了这样一种执着,那你就会离苦得乐,就会得到解脱,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个思想。

所以,从佛家的教义上来说,它是积极的,它是强调人的心灵的,对人的一种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种解脱,它是一种出世的、空无和非现实的,因为它不过多地讨论现实,它认为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空无的,真正的人是一种佛性的存在,这是佛家讲的出世、空无和非现实。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呀!佛家慈悲为怀,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没有人是绝对恶的,正是“无不可渡之人”。佛教这样劝解大众,多多行善不要作恶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这种包容的思想是与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纵观世界恐怕没有那种文化像古代的包容性那样强了,我们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绝对尊敬佛教。没人敢擅自把对佛教的理解写成供其他教徒学习的经,这就是对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历史中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三家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了古代民间文化,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促进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

我不是尚书

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康有为和张謇曾联手做了一副对联。张謇的上联是“四水江为一,四方南为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一?还是第二”,康有为下联,“三教儒为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为先,不敢为后”。这个对联对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里边,三教儒为先,康南海的态度也便是尚书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人冠之以儒家、释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释道之三家,犹如三才离不开三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倾向来看,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则一个以本土,一个以外传的姿态,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间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释道三教的创始人:孔子、释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大体生于同一时代。具体的时间虽有争议,但大体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为、现实

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支持,成为统治阶级沿用的正统思想下,贯彻整个古代。

儒家的学说是一种入世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我们内心要做一个圣人,但我们表露出来的要做一个王,通过读书,通过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文化水平,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目标。这样一种入世,儒家既不关注对外在自然的探寻,也不关注向神灵鬼神的探索,它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注。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集中体现在《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连生命的东西你还没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么多死以后的事情干什么。人生数十年需一直处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远无需考虑鬼事。说孔子轻视“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倾向,是有据之论。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先生还说:“他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结论,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让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于敬鬼神而远之,我们对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远离它,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视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人在这个社会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强调人对社会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希望那时候的国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思想作为自己施政纲领,虽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不屈不挠,朝着目标始终如一地去奋斗,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的一种强烈的有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话最能够代表儒家这样一种有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诉我们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懂得包容,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思维模式,这是有为。

所以,儒家归根结底是一种现实的学说,它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关注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他不过多地去考虑那样一种神秘的东西,这是现实的,“入世、有为和现实”,这是儒家学说。

道家思想:超世、无为、超现实

道家强调对现实的社会制度,现存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它更多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它认为:我们应当要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它不过多地去关注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它对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要求超越经验的层面,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老子、庄子的书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种逍遥的境界,很高的一种对心灵深处的呼唤,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个特点是无为。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们求学每天都有所收获,这是为学日益,对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东西,如私欲和成见等。像这样不断剔除,最终就会让心重新回到婴儿时候玲珑通透的状态,无欲无求,只是顺应自然。而对天地而言,这却是最大的成就,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作为吗?把这些杂念丢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无为。这个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干,这个无为是人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它是指我们不要再去过多地关注尘世间的可以计算、算计的这样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达到心灵的真正的空灵和纯洁的境界,这是无为。

在无为的这样一个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的一个基本的主张,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意为,你治理一个大的,就像烧小的鱼一样,烹小鲜的关键是不要老去翻动,容易把鱼弄碎。就静静的煎烤就好。这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道家强调,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让政策具有连贯性,让老百姓都能够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无为决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识,即超现实。道家思想,老子、庄子里边所描绘的一些景物和名称都是一些超越现实的,如鲲鹏鸟,鲲鹏之志,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一种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构想出来的,他通过对这样一种鲲鹏之志,要达到一种逍遥游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现实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向往,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无、非现实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即出世、空无和非现实。佛家讲的非现实是人在这样一个红尘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于太多的污染,使我们固有的本性不能够呈现和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执着,所以佛家经常讲要破除这种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你所有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佛家认为你只要破除了这种执,去除了这样一种执着,那你就会离苦得乐,就会得到解脱,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个思想。

所以,从佛家的教义上来说,它是积极的,它是强调人的心灵的,对人的一种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种解脱,它是一种出世的、空无和非现实的,因为它不过多地讨论现实,它认为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空无的,真正的人是一种佛性的存在,这是佛家讲的出世、空无和非现实。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呀!佛家慈悲为怀,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没有人是绝对恶的,正是“无不可渡之人”。佛教这样劝解大众,多多行善不要作恶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这种包容的思想是与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纵观世界恐怕没有那种文化像古代的包容性那样强了,我们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绝对尊敬佛教。没人敢擅自把对佛教的理解写成供其他教徒学习的经,这就是对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历史中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三家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了古代民间文化,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促进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

我不是尚书

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康有为和张謇曾联手做了一副对联。张謇的上联是“四水江为一,四方南为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一?还是第二”,康有为下联,“三教儒为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为先,不敢为后”。这个对联对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里边,三教儒为先,康南海的态度也便是尚书的态度。